">

橋面鋪裝現場。通訊員楊鑫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李雙、張勇輝)10月10日,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雙柳長江大橋主橋鋼橋面完成左幅環氧瀝青下層鋪裝。單日鋪裝面積首次突破2.9萬平方米,約69個標準籃球場占地面積,超越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黃茅海跨海通道黃茅海大橋,創造了環氧瀝青鋪裝單日鋪裝面積新的世界紀錄。

雙柳長江大橋加緊鋪裝環氧瀝青。通訊員楊鑫攝
從武漢市新洲區駛上剛剛合龍的大橋橋面,噴灑上防水粘接層的橋面如同鏡面,五六臺攤鋪機、壓路機輪番碾壓冒著熱氣的黑色混凝土,將瀝青和鋼箱梁深深“吻”在一起。“這是添加了環氧樹脂的環氧瀝青混凝土。”一旁的湖北交投雙柳橋公司副總經理付永樂介紹,當天投入設備40臺套,300余名建設者晝夜不息作業,確保施工進度和環氧瀝青的鋪裝質量達標。

環氧瀝青鋪裝量創造新紀錄。通訊員楊鑫攝
超大規模環氧瀝青鋪裝,需要科技賦能。大橋下,兩臺瀝青拌合站在“最強大腦”數字化協同系統的精準指揮下,正“吐”黑色瀝青混凝土。這是長江大橋建設首次采用“雙拌合站并行”生產模式,雙站聯動如齒輪般精密配合,為單日鋪裝面積創造世界紀錄提供保障。智能拌合站能實時監控原料配比、拌合溫度等10余項關鍵參數,系統自動預警功能如同“數字哨兵”,將生產誤差率精準控制在±1%以內。

雙柳長江大橋加快建成通車。通訊員楊鑫攝
環氧瀝青粘連鋼橋面,其品質對克服橋面“滑移”難題至關重要。為此,湖北交投雙柳橋公司自主研發環氧樹脂智能混溶投放系統,將加溫時間從原來的48小時縮短至3小時,高精度稱重傳感器精度可達0.1千克,提升混合料生產的可控性與質量穩定性。

雙柳長江大橋連接光谷和星谷。通訊員楊鑫攝
作為湖北省第40座、武漢市第12座長江大橋,雙柳長江大橋預計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車。屆時,不僅武漢新洲到鄂州的行車距離將由90分鐘縮短為5分鐘,還將打通陽邏國際港到鄂州花湖機場、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與光谷的快速通道,完善和提升物流樞紐功能,促進“光谷”“星谷”聯動融合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