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倩倩、通訊員蔣媛媛)當線上溝通成為家校聯(lián)系主渠道時,武漢市第三初級中學教師江旭卻拿起紙筆,用一本每日往復的《家校聯(lián)系本》,在家校之間架起一座溫暖的“心橋”。開學僅一個多月,這項實踐在她任教的七年級5班取得顯著成效。

這本看似普通的冊子,實則設計了精妙的多維互動空間:學生每日記錄佳句、梳理任務、撰寫反思;家長在“家長寄語”欄中留下觀察與鼓勵;班主任則用紅色批注完成這個溫暖的交流閉環(huán)。“這不僅僅是一本作業(yè)本,更是一個動態(tài)的成長陪伴平臺?!苯癖硎?,“我們追求的是日日有回應、步步有關懷?!?/p>

“初中階段的家校溝通,不應止步于事務性通知的簡單傳遞,更需要深度互動和情感交流?!被谶@一認識,班主任江旭在開學第一天就將《家校聯(lián)系本》納入班級管理。
在實踐中,這個每日流轉于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本子,構建起了“三維互動”的新型溝通模式。它不僅關注學業(yè)進步,更關照心靈成長,成為學生情緒的“減壓閥”和教師實施個性化教育的“微窗口”。

翻開這本聯(lián)系本,溫暖的對話記錄著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有學生因“做操動作不標準”而煩惱,江旭批注“多看標準視頻,勤加練習,你一定可以”;學生張欣潼悄悄寫下生日愿望,次日便收到老師“前途漫漫亦燦燦”的祝福;家長反饋“孩子效率提升”,老師回應“每一天的堅持都在積累改變”。

“有些話,孩子不愿當面說,卻愿意通過書寫來表達。”江旭說,這些文字成為了解學生內心的窗口,也讓她能準確把握家長的教育期待,從而實現(xiàn)更精準的家校配合。
“開學一個月來,江老師的每日批注讓孩子感受到了被關注的溫暖,很快融入了新集體?!?05班倪晨熙家長表示。另一位家長也發(fā)現(xiàn),書寫過程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情緒療愈,“這個本子就像一個安全的‘暖心樹洞’,讓孩子能夠傾訴那些不愿輕易說出的心事?!?/p>
從課堂專注度到新同學交往細節(jié),從生日期待到成長困惑,不少家長表示,這份《家校聯(lián)系本》勾勒出新生成長的生動輪廓,讓家校之間即便“不見面”,也能“一見如故”;行之有效的方法化為日日往復的溫情,為學生構筑起一片溫暖而堅實的成長土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