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的一半》劇照。 (受訪單位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余軍
10月12日晚,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靈動長江”舞臺藝術精品展演作品——舞劇《海的一半》在洪山禮堂精彩上演,為武漢觀眾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藝術盛宴。該劇以“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先生為原型,講述清末至上世紀30年代,南洋華商“海庚”與同鄉在漂泊海外致富后,心系故土、傾資興學的動人故事。
作品以海庚與海賢的兄弟情、南洋華僑群體的故鄉情、海賢與阿蕓的師生情為情感主線,將個體命運與家國情懷深度融合,讓觀眾沉浸在那個充滿熱血與奉獻的時代。在藝術表現上,該劇摒棄傳統線性敘事方式,采用“意識流”手法打破歷史編年,以全程無臺詞的“默片”式演繹,搭配投影字幕、影像視頻,融合民樂交響與虛實燈光舞美,將辦學理念、南洋商戰與故土記憶巧妙編織成一幅宏大的歷史拼圖。
談及創作靈感,總導演林辰表示:“當我翻閱華僑史料時,陳嘉庚傾資興學的事跡深深觸動了我。他傾資助力祖國教育的無私與深厚的家國情懷,讓我迫切地想要以舞劇形式展現他的故事,傳遞這份華僑赤子情。”
對于作品與“長江文化”的關聯,林辰認為:“長江文化具有包容進取的特質,這與華僑跨越海洋、傳播中華文化的精神是相通的。此次演出搭建起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橋梁,將閩南、南洋文化帶到武漢,讓更多人通過這部作品了解華僑歷史,傳承這份跨越時空的華僑精神。”
飾演“海庚”的演員蘇鵬,因劇中“西裝現代舞”引發廣泛關注。他強調:“穿西裝跳舞絕非為了‘帥出圈’,而是為了精準還原民國時期南洋精英的真實形象。當時的華僑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西裝作為那個時代的顯著特征,更能體現‘海庚’既有海外視野、又心懷故土深情的特質。”談及角色把握,蘇鵬表示:“我深入了解了陳嘉庚先生的事跡,在表演中既要用有力的舞步展現他商戰中的果斷,也要以柔和的動作傳遞他興學的深情,讓‘海庚’所代表的華僑精神通過肢體語言真實地落地。”
此前《海的一半》謝幕視頻獲600萬點贊、6億播放量。該劇的舞美與舞蹈風格廣受好評,其背后傳遞的華僑精神引發廣泛共鳴。
湖北省文聯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湖北省舞蹈家協會理事高峰,在觀賞完當晚演出后評價,劇中男性形象有內斂、堅毅、穩重的中國男性特質,疊加僑胞的漂泊與鄉愁氣質,很有味道;女舞者雖戲份有限,但群舞美得恰到好處,不媚不矯,表現出中國女性與自然相生的詩性大美。
作為文旅部主管的國家級藝術院團,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曾創作出多部廣受中外好評的作品。此次《海的一半》的成功演出,為其藝術創作與文化傳播再添亮點,也讓華僑精神通過舞臺得以延續。據悉,該劇還將在多座城市巡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