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潔)10月14日,武漢市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漢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聚焦武漢系統提升開放樞紐功能。會上獲悉,過去五年,武漢市交通運輸事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持續增強。
交通經濟穩步增長。2024年,武漢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達到1154.7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56.9%。社會物流總額突破5.1萬億元,增長39.1%。五年間,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超40%,新增A級物流企業285家,總量達457家,位居全國首位。
基礎設施能級躍升。武漢東站建成投用,沿江高鐵武漢段全面開工,鐵路營業里程逼近千公里。中歐班列華中區域集結中心獲批,吳家山國際陸港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天河機場第三跑道投入使用,“客貨雙樞紐”格局加速形成。
高速公路建設成果豐碩?!笆奈濉逼陂g開工13個項目、建成8個,四環線通車、六環線全面開工,高速公路網密度達11.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國第四。武漢港總體規劃獲批,長江“645工程”武漢段完工,萬噸級船舶可常年直達武漢。
國際運輸通道拓展。國際及地區航線達65條,中歐班列線路增至58條,近洋直航航線5條,共同構成120余條國際運輸通道,有力支撐外貿增長。天河機場與花湖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分別為“十三五”末的5.4倍和6.3倍。
城市內部交通同樣繁忙。日均客運量達700萬人次,貨運量超210萬噸,快遞攬收量730萬件。武漢地鐵單日客流量最高達597.5萬人次,鐵路單日發送旅客121.4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
區域協同與城鄉統籌并舉。武漢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推動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與武漢都市圈交通一體化。武鄂黃黃城際鐵路實現公交化運行,都市圈基本形成1小時通勤圈。農村公路改造超1000公里,農村寄遞物流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
智慧綠色轉型成效顯著。武漢建成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推廣“易學車”“船e行”等智慧平臺,1.5萬輛巡游出租車接入智能終端。開通23條低空航線,無人機配送成為現實。綠色交通方面,投用新能源船舶16艘、岸電設施133套,更新新能源營運車輛4萬臺。
多項“全國首創”彰顯創新力。武漢—印尼航線實現江海聯運“一船直達”,全國首艘換電電池動力集裝箱船首航,首條低空貨運航線聯通天河與花湖機場,空鐵聯運實現“一票通行”。這些“首艘”“首條”項目凸顯武漢交通的創新活力與發展動能。
未來,武漢將繼續推進交通優勢轉化,加快建設聯通世界的全面開放格局,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漢篇章貢獻交通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