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本杰明·李斯特駐足觀看湖北機器人演奏《高山流水》,驚嘆不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熹 文俊
通訊員 姜勝來
左邊是側對觀眾、“正襟危坐”的機器人彈著鋼琴,右邊是名為“海百合”的機器人面對觀眾、輕觸琴弦奏響揚琴;中間,是兩位專業演奏者以古箏和古琴和音。四“人”共同奏響《高山流水》,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知音。
10月14日,2025東湖論壇上,嘉賓們步入會場一樓,便看到這充滿未來感的一幕,紛紛拿出手機拍視頻。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本杰明·李斯特也不禁駐足觀看,臉上露出驚嘆的表情。
與往屆不同,今年的論壇上的“機器人含量”激增,湖北的機器人“天團”在會場各處炫技,泡茶、送貨、看病……展示著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
“今年首次邀請了浙江作為主賓省,所以特意設置了這樣的一個歡迎場景。彈鋼琴的機器人來自浙江大學,彈揚琴的‘海百合’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寓意著‘江湖共鳴’,也向所有來賓展示我們的科技實力。”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百合音樂機器人團隊成員盧中華介紹,看似簡單的演奏,實際上對機器人的傳感、力控等要求較高,未來還會研發能演奏編鐘的機器人,更好傳承和發展民樂。
上到三樓,一臺被人群包圍的機器人正在賣力工作。一位女士觸摸電子屏下單,機器人便“走”到貨架前找到貨物取出,送到女士手邊。“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機器人,真聰明!”女士滿意地接過貨物,引得大家紛紛排隊體驗。
“這是我們公司去年四月接到的訂單,研發的機器人,除了能識別貨物、取貨送貨,它還會整理貨物等,今天算是首次正式亮相。”武漢格藍若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燕介紹,這款機器人可以應用于無人超市、無人藥店等,剛發布就已有零星訂單。
不遠處,數聚變(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臺機器人正拿起裝滿茶水的茶壺,精準倒入杯中,不論如何移動杯子,它都能精準識別到。“這臺機器人全身有20多處關節,單個手臂夾力達5公斤,它還會擦桌子、分揀垃圾等。”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其目標是打造一個日常服務型機器人,可以幫人洗衣服、陪人逛街等。
未來的生活中,孩子也會有專屬的機器人陪伴。
“你是不是有點笨呀?”“我不笨,我只是還在學習當中。”在眾多高大的機器人中,這個“萌版”機器人顯得憨態可掬。除了陪伴孩子,它還可以實時觀測孩子和家庭的變化,并傳輸給監護者。“比如,孩子不愿意跟大人講的事情會講給它聽,當觸發預設的敏感詞時,機器人就會把孩子的情緒傳輸給監護者,讓監護者及時察覺孩子的心理變化。”來自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湖北已有13家企業進入人形機器人整機供應鏈,27家企業具備產品供應能力,在電子皮膚、慣性傳感器、大小腦模型等多個關鍵環節具有突出優勢。“湖北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蓬勃發展,這次論壇既是展示我省的實力,也是向各國嘉賓發出攜手共創智能未來的誠摯邀約。”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