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汪彤、通訊員謝毅、李子郴、劉毅)10月14日,“畜牧業綠色低碳科技服務行之走進襄陽”活動在宜城市舉行。本次活動由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主辦,通過“現場觀摩+室內交流”的形式,搭建技術對接、經驗共享平臺,推動畜牧業綠色低碳理念落地、技術生根。
今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提出,激發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內生動力。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明確,讓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農業強國的鮮明底色。面對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和“雙碳”戰略目標深入推進的新形勢,加快畜牧業綠色轉型刻不容緩。
當天上午,參會人員實地走訪宜城綠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楚大鴨業兩家企業,近距離感受綠色低碳技術的實踐成果。在宜城綠鑫,區域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將養殖廢棄物“變廢為寶”,通過沼氣發電、沼渣沼液生產有機肥的全鏈條模式,實現污染治理與資源循環利用的雙贏;在湖北楚大鴨業,現場展示的蛋鴨離水旱養技術,配套無抗養殖、糞污就近處理等集成方案,破解傳統養殖的環保痛點,為蛋鴨產業綠色升級提供“可復制樣本”。
當天下午,圍繞“政策落地、技術對接、經驗分享”三大核心,推動活動走向深入。省農業發展中心相關處室負責人宣讀《關于成立首批省級畜牧業綠色低碳專家團隊的文件》,省農業發展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牛捍衛為首批專家代表頒發聘書,標志著我省畜牧業綠色低碳科技服務體系正式啟動。據悉,該團隊匯聚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頂尖學者及行業實踐能手,將承擔政策咨詢、技術指導、項目評審、培訓宣傳等職責,成為產業轉型的“智囊團”與“技術庫”。
為推動專家智慧精準對接地方需求,宜城市、南漳縣代表與省級專家團隊現場簽訂技術服務協議,未來雙方將通過“定點指導+跟蹤服務”,破解兩地在糞污利用、綠色養殖等領域的技術難題。省級畜牧業綠色低碳專家團隊代表、省農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副所長陳云峰研究員,分享團隊“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思路與技術方向,為后續合作明確路徑。
在典型經驗交流環節,夷陵區以“四個堅持”健全“四個網絡”的“減抗增綠”模式、南漳縣“政府做后盾、企業唱主角”的糞污治理路徑、宜城市“點上突破、面上推廣”的區域實踐,為各地提供可借鑒的實踐方案。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未來蛋白(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分享畜禽養殖全產業鏈減碳路徑、水虻轉化糞污技術;省農科院羅青平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肖運才教授則聚焦“蛋鴨無抗養殖”“微生態制劑應用”開展技術講座,將前沿技術轉化為“聽得懂、用得上”的實操指南。
省農業發展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牛捍衛在講話中指出,畜牧業綠色低碳發展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他強調,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發揮專家團隊引領作用,推動技術服務常態化、精準化;各地要積極借鑒先進經驗,引導養殖主體主動擁抱綠色技術,共同推動我省畜牧業邁向“高質量、低排放、可持續”新臺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