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莉霖 通訊員 陳亮
10月16日是第45個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手拉手共倡多樣美食,聚合力同創美好未來”。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糧食節約 人人有責”。
10月15日,湖北省2025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會場活動在咸寧舉行。見證近一年來,湖北交出的閃亮答卷。
糧倉糧企攜手節約糧食
糧食“吸”氮氣、吹空調,住進“好房子”。經過持續三年的升級改造,湖北省2024年已實現地方儲備糧準低溫存儲全覆蓋,全省儲備糧都住進了“空調房”。2025年開始進一步提檔升級,重點推進氮氣氣調儲糧技術,讓害蟲缺氧窒息、霉菌無法繁殖。湖北省儲備糧油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梳理出42項綠色儲糧技術,倉庫保管員打開手機,糧情信息、蟲情信息、氮氣監測、光伏制冷等儲糧動態盡在掌握。目前,省域內國有糧食企業完好倉容達到1500萬噸。
減少糧食加工損失,只能犧牲食味和口感?有企業“魚與熊掌”兼得。湖北暢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曾率先在2019年發布湖北首個胚芽米產品企業標準,推動全谷物加工從“經驗生產”向“標準制造”的跨越。近年來,該公司對加工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通過低溫慢碾技術最大程度保留稻谷營養層,不僅降低加工損耗,還讓每一粒米都達到“外觀晶瑩、營養完整”的雙重標準,實現“減損不減質”。
湖北省糧食局自2021年起在全國率先實施糧食科技項目揭榜制,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今年,與暢健生態、明喬科技一樣在加工環節實現節糧減損,我省共有4家企業入選全國糧油適度加工標準化試點。
全社會共倡多樣美食
今年,湖北正式啟動“全谷物行動”,通過實施“谷六條”,助力提升居民的全谷物消費占比,促進大眾營養均衡。
為何推廣全谷物?以稻米為例,僅去除稻殼,全谷的得米率可達80%。如果一粒谷變成精米,重量剩余不足60%,營養成分損失80%。簡言之,谷物精加工,相當于浪費了1/5的糧食,也丟失了大部分的營養。
“主動擁抱全谷物,不做買櫝還珠人。”今年4月,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成立“全谷物科普學生志愿者團隊”,200名學生志愿者在5位專業導師帶領下,每個周末深入武漢市一個大型社區,開展“從稻谷到餐桌”主題科普活動。累計吸引千余戶家庭參與,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近千份,發放科普宣傳手冊上萬份。該校全谷物科普宣傳案例,成功入選2025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全谷物 好營養 更健康”全國十大典型案例。
同期上榜的還有華中農業大學,通過科技創新突破食味瓶頸,培育推廣“華墨香”系列米飯型全谷黑米,成功探索出一條貫通“研—產—食—宣”的路徑,推動全谷物從“概念”走向“餐桌”。
“破解了傳統黑米難煮熟、口感欠佳等問題,具有獨特的肉香味,且富含花青素。”今年4月,華中農業大學在校內食堂創新推出融合地中海飲食理念的“獅山健康餐”,以“華墨香”黑米為主食,受到師生追捧。
目前,“華墨香”品種已在廣東、浙江、四川、湖南、江西、海南等南方秈稻主產區示范種植。與此同時,華中農業大學水稻團隊正積極推進黑米酒的開發工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