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趙怡然、通訊員徐永富)10月14日4時,一輛裝載20噸工程渣土的運輸車駛出襄陽市陳老巷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施工現場,在通過出口處的車輛自動計數設備時,系統自動拍照識別,相關信息實時上傳至湖北省建筑垃圾監管服務平臺。
防止私拉亂倒、污染環境是建筑垃圾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襄陽市自5月1日推行建筑垃圾監管服務平臺“電子聯單”管理模式以來,每輛運輸車的起止時間和地點、所裝載垃圾類型、運行軌跡等信息都可在線顯示,真正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可控、責任可究”,讓建筑垃圾實現全流程智慧溯源管理,私拉亂倒等行為無處遁形。
襄陽市城管服務中心三科科長劉靖介紹,運輸公司在出土前,會提前在湖北省建筑垃圾監管服務平臺上申報計劃,工作人員結合天氣狀況和交通管理要求進行審核批復。如果運輸途中出現撒漏等問題,平臺迅速追蹤相關企業和車輛,城管部門將依法進行查處。
信息數據一屏統覽、運行狀態一網感知、違規行為一目了然的監管模式,不僅方便管理部門,也讓參與運輸的各方“心里有底”。企業和消納場可實時掌握車輛位置、工程進度及運輸車次,司機能隨時查看自己的運輸量;市、區兩級城管執法人員能隨時調閱運輸計劃臺賬、查看運單狀態并識別車輛是否具備運輸資質、是否按申報路線行駛等,監管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襄陽市已累計生成建筑垃圾電子聯單31698單,監管建筑垃圾總量約64萬噸,閉環管理率超過98%,違規案件發現和處置效率提升90%以上,相關市民投訴舉報量同比下降超70%。
近日,襄陽市推行的“電子聯單”管理模式已成功入選“中南六省(區)建筑垃圾治理示范案例”,為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襄陽經驗”。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