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初,湖北大學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里,24小時運轉的發酵罐中,“細菌工人”正忙碌地培育著優質菌株。這里,正上演著生物制造成果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園”的生動實踐。
酶素有“生物制造芯片”之稱,湖北大學緊扣生物制造“卡脖子”難題,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橋梁,讓科研成果從“論文”走向“生產線”。
在酶創制與細胞工廠領域,湖北大學成果豐碩。陳守文教授團隊18年深耕地衣芽孢桿菌研究,構建起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細胞工廠,其研發的γ-氨基丁酸生產轉化率達國際領先水平,開發配套高效經濟發酵生產技術,助力我國發酵產業自立自強和工業菌種自主可控。其科研成果榮獲2023年度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簽訂技術開發和轉讓數千萬元,應用企業新增直接經濟效益數十億元。
湖北大學呂世友教授團隊聚焦國家食用油安全,篩選出“纖彤1號”等高油高產種質資源,將山桐子種子送上太空育種,助力“樹上油庫”走向田間,增強我國“油瓶子”安全。
為暢通成果轉化渠道,湖北大學搭建多層次協同平臺:牽頭湖北省合成生物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集聚40余家高校與企業解決120余項技術需求;建成武漢合成生物學智能制造中試平臺,縮短轉化周期50%;在多地設立9個產業技術研究院。近三年,學校服務全國近4500家企業,在光谷生物城孵化15家企業,助力30余家企業創造超百億元效益。
此外,學校推行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讓科研人員可獲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轉化收益提成超70%。
如今,湖北大學推動以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為湖北打造中部生物制造高地貢獻力量。“我們將持續探索有組織的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聚焦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一流的生物催化與轉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服務合成生物上、中、下游產業,助力湖北打造中部生物制造產業高地。”湖北大學校長劉建平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