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提要
把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放在心頭,讓朵朵“芝麻花”朝著太陽生長,讓“芝麻開花節節高”從田間地頭寫進萬家燈火,這永遠是最生動、最溫暖、最閃亮的幸福論。
□ 湖北日報評論員
最近,一位在外求學的年輕人假期返鄉,發現家里的自來水不僅變清澈了,水量也顯著增大。這汩汩清泉,得益于我省提前完成的一項2025年十大民生項目,即推進農村供水小型引調水和提標升級工程建設,改善100萬農村人口供水條件。小小水龍頭的“幸福滴答聲”,見證群眾日常生活品質的進一步提升。
“十四五”以來,我省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450萬人,累計減征失業保險費237億元,為勞動者追回工資待遇62.41億元……換言之,就業飯碗更穩了,企業肩頭更輕了,勞動者權益更有保障了;托育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年輕父母撐起一片天;農村醫療圈更近了,老人就醫更安心了;高鐵網絡縱橫織密,“荊”彩通達四方。這一切,構成了人民群眾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生動圖景。
這幅圖景,來自對群眾痛點的精準把脈,對人的深切關懷與尊重。從呱呱墜地到銀發蒼蒼,從柴米油鹽到詩與遠方,生命旅程的每一處驛站,都被溫暖的治理陽光所照亮。健康是幸福的第一粒種子,湖北把“健康綠”寫在民生答卷的前頭,人均預期壽命穩步提高。幼有所育,老有康護,生命的兩端被穩穩托舉。
這幅圖景,是“人民幸福論”的鮮活表達。一粒芝麻的收獲,離不開腳下土壤的深厚滋養。人民幸福論所倡導的,正是讓“芝麻”扎根于發展沃土,沐浴陽光雨露,自然地抽枝展葉,向上攀升。這“土壤”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陽光”,就是制度持續釋放的民生溫度。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從清澈的自來水中品味甘甜,在疾馳的高鐵上感知歸途之近,于社區食堂升騰的飯菜香里體會“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暖意,“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樸素諺語,就這樣在萬千家庭的變化中“具象化”了。幸福是就業穩定的踏實,是有病能醫的安心,是老有所養的從容,也是可以走向詩和遠方的自在。民生改善如登山,接續奮斗似江河。邁向“十五五”,很多任務會在接續中變化,但任務背后的至深情懷不會變,也不能變。把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放在心頭,讓朵朵“芝麻花”朝著太陽生長,讓“芝麻開花節節高”從田間地頭寫進萬家燈火,這永遠是最生動、最溫暖、最閃亮的幸福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