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陳熹
喻煜 通訊員 姜勝來 實習生 趙婉瑩
“全球計算基礎設施將成為一項戰略資產?!?0月15日,2025國際智能制造創新論壇上,德國工業4.0標準化委員會郭裕根(Juergen Grotepass)教授說。
作為“2025東湖論壇”的系列重磅活動之一,該論壇吸引了來自中、美、德、加、葡等全球多國的院士專家、龍頭企業代表輪番登臺,帶來技術與趨勢的深度碰撞。數據顯示,中國正在逐漸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引領者,代表著全球智能制造企業最高水平的“燈塔工廠”數量世界第一。湖北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以強勁勢頭躋身全國第七,成為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大國重器重構全球方位
湖北制造全速換裝智能引擎
智能制造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其發展水平直接決定我國在全球制造業價值鏈中的地位。
在湖北,通過數字孿生系統構建的“鏡像工廠”,通過AI算法,將全球市場需求精準拆解為9條智能生產線的并行指令,一件衣服72小時的生產周期被壓縮至4小時。在工業母機領域,湖北擁有5家全國鏈主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二。連續創造了三維五軸數控機床、超重型立式車床、萬瓦激光器等多個“大國重器”,“湖北制造”全速換裝智能引擎。
“高端裝備大模型+智能制造數字底座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數字化系統工程,人工智能將重構高端裝備研發設計運行的一體化。”國際智能制造聯盟主席楊華勇院士分享了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應用趨勢。
郭裕根教授強調,全球技術協作需要納入地緣政治視角,各國之間需要加強監管協調。全球計算基礎設施將成為一項戰略資產,跨境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和部署將成為一種必要需求。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講席教授王力翚則指出,AI已從輔助工具升級為制造業核心驅動力,未來需以人類需求為中心,通過AI技術提升制造業的可持續性、韌性與高效性。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委員黃培介紹,湖北在智能制造全國領先,基礎研究、基礎軟件、人才培養等方面優勢突出,這個現在包括達夢數據庫等也是比較突出的,在光電子、汽車等領域都有很好的應用場景。
數字經濟貢獻近一成GDP
湖北成中部地區“數字領頭羊”
10月14日,2025東湖論壇上,《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5》發布。報告顯示,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中國正在逐漸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引領者,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全球第二。在算力基礎設施上,中國在世界top500超算中心中占據領先份額,人工智能方面中國大模型數量優勢明顯,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國代表著全球智能制造企業最高水平的“燈塔工廠”數量世界第一,覆蓋汽車制造、光伏新能源、核電、制藥等30多個領域,斷層式領先位列第二、三名的印度、美國。
2024年,湖北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以強勁勢頭躋身全國第七,成為中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報告中還有一個亮眼的數據:湖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比重,從2018年的5%猛漲到2024年的9.6%,幾乎翻了一番。這意味著什么?每100元GDP中,近10元來自數字經濟。
“我們堅信湖北數字經濟將快速發展,將加速武漢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同時也必將進一步鞏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戰略支點地位。”報告發布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總工程師王卓昊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