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史永銀)高校師生每天都在使用的“一卡通”,早已不再只是一張“卡”,而是開啟智慧校園生活的鑰匙。10月17日,在華中師范大學召開的數智時代高校一卡通融合應用與創新研討會上,該校介紹了在校園一卡通融合創新方面的不斷探索。

華中師大副校長李鴻飛在致辭中介紹該校情況(學校供圖)
“我們正處在一個由數據驅動、技術賦能的數智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內涵、形態和生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的方方面面,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李鴻飛在致辭中表示,在這一宏大的數字化轉型圖景中,“一卡通”作為連接校園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的關鍵紐帶,其角色已遠不止于一張簡單的消費卡或門禁卡,它正演進成為集身份認證、數據聚合、服務融合于一體的智慧校園核心入口與重要平臺。
華中師大“校園一卡通”系統建于2011年,以一卡通專網為載體建設,采用當時最新的CPU 卡技術,應用廣泛,作為校園內電子支付和電子身份識別的憑證,應用覆蓋食堂就餐、超市購物、校內乘車、在線繳費、自助打印、校內就醫、報到注冊、圖書借閱、會議簽到、課堂考勤、門禁識別、智能門鎖、體育運動等13大類應用范圍的近300個場景。

華中師大信息化辦公室主任吳紹靖介紹有關探索和實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韓曉玲攝)
研討會上,華中師大信息化辦公室主任吳紹靖在《數智驅動 融合創新》主題報告中,分享該校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與實踐。其中校園一卡通建設歷程和創新探索,引起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紛紛舉起手機拍攝資料。
吳紹靖介紹,該校于2011年實現“一卡校園通用”,2021年啟動校園一卡通核心系統升級與擴建工作,面向全校師生提供“卡、碼、臉”多方位綜合服務,建成高品質的智慧型一卡通,成為貼合學校管理需求的校園基礎業務系統平臺。針對聯機交易存在的斷網無法使用、交易延時長、單邊賬等缺陷,今年該校又實現一卡通“先記后扣”掃碼繳費新模式。

華中師大介紹的探索和實踐引起與會代表濃厚興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韓曉玲攝)
“國內多所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先行先試努力打造一卡通融合創新標桿,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這次研討會上,不少高校分享了經驗。”李鴻飛認為,目前高校一卡通已覆蓋多場所多類別應用場景,讓數字化服務滲透校園治理各環節,建“卡、碼、臉”多方位綜合服務與自助體系,落實“一網通辦”“少跑腿”要求,從基礎服務工具升級為校園治理數字化核心支點,是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政策、構建智慧校園治理體系的鮮活范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