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劉澍森)“羊才(在)火上,玄裘甚好。”“三乙結中,凡亓(其)數九。”猜猜2300多年前的這兩則謎語,答案是什么?10月17日獲悉,荊州博物館在對荊州秦家嘴戰國楚簡進行整理、研究中新發現了一例字謎類楚簡。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字謎實物,比傳世文獻記載的東漢晚期字謎要早很多。

字謎類楚簡(荊州博物館供圖,文字為初步釋讀)
荊州博物館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趙曉斌舉例介紹:“羊才(在)火上,玄裘甚好”,這八字是謎面,接下來說“羙(羔)也”,為謎底。謎面中,先說字形結構:上面是一個“羊”字,下面再來一個“火”字。接著再補充說明這個字與什么有關:“玄裘甚好”,就是說黑色的裘皮衣服非常漂亮。“玄裘”,在戰國時代應該是一種用黑色羊羔皮制作的、較為考究的衣服。因此,謎底是“羔”字。
趙曉斌還舉例稱,另一條謎面為“三乙結中,凡亓(其)數九”謎底為“州也”。“三乙結中”就是寫三個“乙”字,并在中間一個“乙”的中部再畫一個小結,那么就是“州”字。“和現在的字形有一定差異,這是楚人用當時的字體造的一種字謎。”趙曉斌說,字謎中的“凡亓(其)數九”是通過聯想提示:上古時期有九州。相傳大禹治水之后,將天下劃定為九州,正南方就是荊州,荊州一名沿用至今。
趙曉斌還稱,字謎是漢字特有的文字游戲,通過筆畫拆分、離合增損等手法設置謎題,由謎面、謎底等構成。梳理以往文獻記載,可發現東漢時期成書的《越絕書》《周易參同契》等著作中就有很成熟的字謎。而《世說新語》中所記載的曹操與楊修競猜“絕妙好辭”之謎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由新發現的戰國楚簡字謎往上追溯,如《左傳》中記載的春秋時期楚莊王之言“止戈為武”、晉國太史所說“亥有二首六身”,皆可視為此類字謎的雛形。
荊州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楊開勇表示,荊州地區出土的簡牘堪稱“戰國秦漢百科全書”,其內容創下多個“之最”,對研究戰國秦漢時期的歷史、文化、思想等具有重要意義。荊州博物館作為“荊州簡”的重要收藏單位,將進一步保護好、整理好、研究好、闡釋好、宣傳好戰國秦漢簡牘,為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作出更大貢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