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宏斌 王婧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上。
習近平總書記說,“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
“十四五”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國家發展結出的累累碩果,增進了千家萬戶的福祉。這5年來,不少家庭在紙上在心中記下了家庭幸福賬。
這一本本幸福賬,是“國之大者”落于“民之關切”的最好寫照。
連日來,湖北日報編輯部循著總書記5年來考察基層走過的溫暖足跡,叩響其中8個曾被總書記親切探望過的家庭之門。這些家庭成員紛紛表示,在“十四五”即將收官之際,特別想向總書記“曬”出他們的幸福賬。
人民冷暖,是總書記最深沉的牽掛
2021年,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重點省。畢節,是貴州脫貧攻堅的重點市。
當年2月3日,農歷牛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畢節市黔西市(原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苗族村民趙玉學家中,專程去看看鄉親們脫貧后的實際情況。
詳細了解趙玉學家中情況后,習近平總書記說,“看來‘兩不愁三保障’都有保障了。”隨后叮囑,“脫貧之后我們還要有一個5年過渡期,讓脫貧群眾生活穩定下來。”
人民的冷暖,是總書記最深沉的牽掛。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祝家溝村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后,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恢復得怎樣?2025年1月22日,總書記來到祝家溝村村民王寶維家中,關切詢問“房子被淹東西損失了多少”“建新房政府補助了多少,自己花了多少”。
歲寒情暖,王寶維心中溫暖如春。他激動地說,沒想到這么快能住上這么寬敞漂亮的房子,感謝總書記,感謝黨的好政策。
同樣遭遇特大洪水災害的,還有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村民杜洪剛。2024年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他家走訪時,一筆一筆算災情損失和災后生產發展、就業增收賬。
“臨別時,總書記跟鄉親們說‘國泰民安,民安才能國泰’,這話我一直記到現在。”如今,杜洪剛的賬本上,清晰寫著:今年全家總收入能有23萬多元,比去年增長了3萬多元。
聽民聲、察民情,跋山涉水問冷暖。
總書記一句句親切的詢問,一聲聲溫暖的囑托,如春風化雨,播撒下信念與希望的種子,點燃了人們奮斗與創造的激情。
殷殷囑托,化作感恩奮進的力量
囑托激蕩奮進力,時光不負追夢人。
每一扇“家”門后,都珍藏著一個關于“牢記囑托”的故事;每一張笑臉背后,都書寫著一段“感恩奮進”的傳奇。
今年1月23日,總書記在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長安街道長安小區郎素蘭家中,叮囑社區工作者:“‘上面千條線’也是為了人民,最終要落實到人民群眾身上,尤其要呵護好‘一老一小’。”
總書記的叮囑,很快化作人們的實際行動。
廢棄鍋爐房改造成居民活動空間、居民樓單元門上新裝了智能鎖、幸福長者食堂讓吃飯更加便捷……郎素蘭的外孫女孫佳寶說,社區黨員干部群眾都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共同創建美好家園。
千鈞囑托,共赴美好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到訪后,山西省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村民師紅兵,立誓讓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霍州年饃發揚光大,他經常到年饃體驗館教孩子們做年饃。“看到孩子們對年饃感興趣,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感興趣,我也很高興。”師紅兵說。
“要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2021年7月21日總書記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村民達瓦堅參家做客時對他家兩個孩子的叮囑。
牢記總書記的叮囑,孩子們學習更加刻苦了。
達瓦堅參的兒子普布次仁上體校后,因個子沒別人高,比賽中常被人打敗。“每當我不開心時,爸爸總是打電話說起習爺爺對我的叮囑。漸漸地,我的內心就又強大起來。”普布次仁說。
為了練好運球和投籃,他每天提前半小時到達訓練場地。為了快快長高,他勤練彈跳。受了輕傷或者身體輕微不舒服時,他都咬咬牙堅持訓練。
如今,他已經長高到一米八。“以前我經常被別人打敗,現在我已經能打敗別人了。”他開心地說。
昔日的殷切期盼,已化作今日庭院里金黃的收獲、車間里轟鳴的動能、課堂上瑯瑯的書聲、指尖上創新的靈感;總書記當年的叮囑,已深深融入家庭的日常,成為很多人奮斗的座右銘。
家國興盛,千家萬戶有本幸福賬
翻開熊成龍的家庭記事本,上面寫著他的家庭幸福賬:我在苗圃基地擔任技術指導,每月收入5000元;妻子在村文旅項目做廚師,每月收入4000元……
去年11月5日,在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村民熊成龍家,總書記從幼兒托育到醫療養老、務工務農,事無巨細地關心。
10月17日,熊成龍說,感恩總書記的關懷,自己很想向總書記報告家庭幸福賬。
“這5年來,村里產業發展,我們有活干、有錢賺,生活越來越便利。我想對總書記說,我們正牢記您的囑托,讓好日子越過越紅火。”熊成龍說。
“十四五”期間,從擺脫貧困到邁向富裕,從安居樂業到樂享發展,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家國不斷向善向好,最是動人心弦。
走進農家小院、社區樓宇、工廠車間、科研之家、創業工坊……記者傾聽爐灶邊升騰的歡笑,感受院落里新添的生機,觸摸賬本上日益增長的數字,凝視孩子們拔節長高的身影,捕捉奮斗者眼中閃爍的光芒。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青海省剛察縣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牧民索南才讓“曬”出家庭幸福賬時說,總書記去他家看望后,增強了他對一手抓保護、一手抓發展的認識,他融入環青海湖旅游市場發展“快車道”,開了接待游客的小店,全家吃上了生態飯。“這幸福的日子,一定要邀請總書記再來看一看。”他說。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每一個家庭的點滴變遷,是“十四五”波瀾壯闊發展史詩中跳動的音符。
他們手中“曬”出的幸福賬,是“十四五”發展的生動投射。
家事連著國事,民心連著黨心。涓滴幸福匯成磅礴江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