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戴文輝、通訊員薄立明、鐘韻琴、實習生韓延澤)10月18日至19日,第九屆城市更新大會在武漢舉行,全國600余位研究者、管理者、從業者參會。

大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圍繞“共筑未來:城市更新的路徑探索與模式創新”這一大會主題,崔愷、吳志強、王復明等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楊保軍、崔彤等多位規劃、設計、勘察大師發表演講。吳志強認為,城市更新不是“外科手術”,應該是把城市看作一個有尊嚴的生命,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出發點是社會公平、社區活力與人的福祉。王復明指出,數百萬公里的地下管網年久失修是城市更新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他分享了城市地下管道等基礎設施非開挖技術的發展與“工程醫院”共享平臺建設進展。楊保軍表示,城市更新的核心在于制度重構,“要問需于民,問需于市場,真正需要的項目找到了,我們要保證它落地”。

吳志強院士在演講。(主辦方供圖)
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建筑師高安亭分享武漢城市更新經驗。他提出,歷史語境下的現代性煥新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路徑之一,要實現歷史文脈傳承、社區鄰里和諧與當代建筑技藝的融合統一。
大會發布城市更新十佳優秀案例,湖北三個案例入選:微山·風物店&友友花園、武漢市青山古鎮片城市更新、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更新實踐。其中,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設歷時5年,今年9月全線貫通,構建安全廊、生態廊、文化廊、交通廊、發展廊,致力于打造城市的名片,人民的樂園。

為城市更新優秀案例頒獎。(主辦方供圖)
大會還發布《中國城市更新發展報告2022-2025》,分華北、華東、華中、華南、東北、西南、西北七大片區,梳理各地實踐,提煉出可復制可推廣的城市更新模式。
19日,《產融協同,共商城市更新模式創新——北京+上海+武漢城市更新聯盟高峰對話》等8個分論壇同步舉行,會后組織巴公房子、平和打包廠等代表項目調研參觀,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名從業者現場感受武漢城市更新項目風采。

與會嘉賓實地考察武漢城市更新情況。(主辦方供圖)
此次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指導,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雙智城市專業委員會、武漢大學、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等單位承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