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孝軍
通訊員 李勇 李勤 李鋒
10月19日18時45分,灶臺上的火苗越來越微弱,店內食客盈門,宜城市宜城大道二胖炒飯的老板娘陳青鳳急了。
撂下炒鍋,她掏出手機撥通宜城市聚晟燃氣有限公司(簡稱“聚晟燃氣”)24小時服務熱線:“我這是宜城大道二胖炒飯,趕緊送一瓶氣,快一點啊!”
僅10分鐘,配送員胡凌云扛著液化氣鋼瓶直奔后廚。不一會兒,陳青鳳的灶臺上,爐火又旺了起來。
在宜城,目前有近10萬戶居民使用液化氣。2024年以來,宜城創新探索液化氣“一體化”服務模式,即由政府引導,13家液化氣站點整合資源,實現“1小時送達、24小時響應、全流程溯源”。
全省首批“一體化”管理模式落地
2010年起,宜城市液化氣市場進入擴張期。
宜城市住建局副局長何祥剛回憶,市住建局備案監管的液化氣站點就有13家,加上周邊縣市的站點,少說也有20多家,導致缺斤少兩、以次充好、低價傾銷等亂象頻發。“最嚴重的是,一些站點還存在安全隱患。”
原橋頭液化氣站的3個儲氣罐,距離居民區僅一墻之隔,平均每天充裝液化氣400余瓶。時任該站點總經理肖家孔說:“不僅附近居民怨聲載道,我自己也天天擔驚受怕。”
2016年,在宜城市住建局指導下,13家站點聯合成立宜城市燃氣行業協會,形成了“化零為整”的意愿。
然而,13家站點生產規模、經營收入、覆蓋范圍等都不統一。“效益好的站點擔心被拖后腿,規模小的站點怕被吞并。”聚晟燃氣總經理章軍介紹,直至2022年,整合方案才獲得通過;2024年1月,13家站點共同出資3000萬元——將其中1家升級為標準化充裝站,其余12家改造為配送站,同步搭建全流程智慧監管平臺。
至此,全省首批、襄陽市首個液化氣“一體化”管理模式在宜城落地。
“智慧防線”管好每只鋼瓶
“滴!充裝時間10月15日,配送員馮林,檢驗有效期至2026年8月……”10月16日,宜城市農機公司小區,退休職工何大春用手機掃描液化氣鋼瓶上的二維碼,全流程信息一目了然。
在整合初期,聚晟燃氣便投入資金,購置10.4萬只符合國家標準的鋼瓶,每只鋼瓶都貼上唯一“二維碼身份證”。用戶掃碼可查鋼瓶生產、充裝、檢驗、配送全生命周期信息,監管平臺實時追蹤流向。
“請幫我送一壇液化氣。”10月20日上午,聚晟燃氣24小時服務熱線接到居民鄭忠梅的電話。
“好的,馬上安排配送員和您聯系。”調度員魯萍一邊回答,一邊從液化氣全流程智慧管理平臺上看到配送員汪盛忠距離800米,配送車上剛好有兩壇液化氣。
5分鐘后,汪盛忠按響了門鈴。鄭忠梅驚喜:“這么快就送來了!”
魯萍向記者展示聚晟燃氣的液化氣全流程智慧管理平臺,每個鋼瓶的信息、每輛配送車的位置、每個配送站的庫存數量等信息都一清二楚。
10月中旬,市區配送站工作人員馮林在為70多歲的獨居老人陳萬芬送氣時,順手修好了壞了一個月的電燈。老人專門撥打熱線電話表示感謝:“服務太貼心了,一定要幫我謝謝他。”
“推行‘一體化’服務模式,既要守牢安全底線,更要辦好民生實事。”宜城市住建局局長劉海濤介紹,下一步將持續升級智慧管理平臺、優化配送網絡,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防護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