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萬立方米山體滑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樂克 通訊員李偉
“石頭在動,聲音不對勁!”
10月18日下午,湖北十堰鄖西縣景陽鄉魚池村的山腳下,災害信息員張大兵猛地抬頭,只見山坡上的碎石順著山坡滾落,打在樹干上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兩小時后,那座山塌了。總共約1萬立方米的塌方,傾瀉而下將一處倉庫和道路掩埋,飛石如雨點般落在村民房前屋后。萬幸的是周邊兩戶人家7位村民全都安然無恙。
提前兩天的“先手棋”
就在塌方前兩天,連續降雨讓鄖西縣防辦、應急、自然資源等部門發出了地質災害風險預警。景陽鄉和魚池村隨即啟動巡查機制,要求臨山臨崖的村民提前轉移。16日19時,景陽鄉魚池村按要求組織馬家坡臨山臨崖王成平、徐章才2戶共7人 提前避險轉移,并對該區域內一處農產品儲存倉庫進行上鎖封閉。
那天傍晚,2戶7人背起被褥,搬離了屋舍。臨走前,村干部還特意鎖上了坡腳的農產品倉庫。
他們不知道,這個關鍵的決定,救了他們自己。

巡查時發現滾石落下異常現象
“塌方就在頭頂,我們搶先一步”
18日14時,魚池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張大兵和地災網格員孫成國巡查時發現,馬家坡后方山體出現碎石滾落現象,滾落石塊沖擊植被產生較大聲響,且石塊滾落數量持續增多。
“存在發生大規模災害的風險,立刻封路!”他們立即上報,并同步啟動應急處置措施——張大兵沖到下游蘭灘口,拉起封鎖帶;孫成國順著山路往上,攔下正要過路的幾輛摩托車。
15時40分,山體徹底崩塌。石塊砸斷電線、擊穿倉頂,揚起的灰塵幾乎遮住了天。

封鎖災害點周邊道路

封鎖災害點周邊道路
“我們是離危險最近的人。”
這場突發崩塌的背后,是一套已經深入村莊的“人防系統”:風險預警提前兩天觸發;人員轉移提前兩小時完成;巡查處置在塌前半小時生效。正是這三步連鎖反應,讓山體崩塌沒有變成傷亡事故。
災后,張大兵回憶起當時,只覺得腿在抖,他用手比劃著說:“那石頭掉下來的聲音,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他們沒有預警儀,也不是專家,卻用經驗和責任守住了生命防線。
應急管理部將這起成功避險的案例,作為典型樣本向全國推薦。專家點評:“這是一次預警精準、叫應及時、巡查到位、處置得當的教科書式避險。”它讓人們看到:防災減災的核心,不僅是科技和設備,更是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盯牢盯住隱患點的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