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10月18日上午,看到楊振寧先生去世的新聞,震驚與悲痛的同時,打開相冊翻看舊照,我不禁想起30年前隨行拍攝采訪先生訪問華中理工大學(現(xiàn)華中科技大學)的片段。

(圖為楊振寧先生在中科院院士、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等的陪同下參觀該校逸夫圖書館)
1995年,我在華中理工大學新聞系就讀研二。6月初,我剛剛結(jié)束在湖北電視臺專題部3個月的實習,開始準備研三畢業(yè)論文的選題。6月8日晚,我在家中接到新聞系學長,也是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湖北電視臺專題部編導冷智宏的電話。她告訴我,楊振寧先生9日、10日將訪問華中理工大學,原定的攝像記者因故突然去不了,考慮到我熟悉校內(nèi)情況,要我做好準備作為攝像參與這兩天的采訪。

(圖為楊振寧先生在華中理工大學南一樓會議室與校領導交流座談,左一攝像為本文作者)
接到任務,我又激動又發(fā)愁。作為在讀研究生,我萬萬沒想到能有機會近距離采訪楊振寧先生這樣的世界頂級科學大師,但同時也忐忑不安:此前的實習,雖然也學到一些攝像技能并參與過實拍,但從未在一項任務中全程獨立拍攝。
就這樣,6月9日上午,我懷著緊張的心情,在華中理工大學主樓南一樓門前廣場與冷智宏老師匯合,從采訪車司機手中接過了攝像器材,跟隨楊振寧先生一行走進南一樓、逸夫圖書館、露天電影場、招待所8號樓報告廳,開始了為期兩天的隨行拍攝。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只記得當時我扛著沉重的攝像機渾身是汗一路小跑、忽前忽后,注意力集中在捕捉各種畫面,加之時間過去了30年,許多情節(jié)已經(jīng)模糊不清。盡管如此,這兩天的經(jīng)歷,仍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

(圖為楊振寧先生在學校全景沙盤前聽取校黨委副書記馮向東介紹情況)
一是楊振寧先生深厚愛國情懷與科學精神緊密的結(jié)合。無論是在南一樓參觀各種實驗室、與楊叔子校長等校領導座談,還是在露天電影場和報告廳面對大學生和中學生,他都談到了人類科技和物理學科發(fā)展歷程及發(fā)展方向,談到了對華中理工大學這所新中國成立之后建立的大學所取得成就的贊嘆,談到了自己年少時在抗戰(zhàn)中顛沛流離的經(jīng)歷,談到了自己求學和科研生涯對祖國強大的熱盼,更談到了對新中國成立之后祖國不斷強大、科技水平不斷趕超的欣喜,令人深深體會到他身上煥發(fā)著熱血、詩意與嚴謹相交織的人格魅力。

(圖為楊振寧先生與校領導在逸夫圖書館前合影)
二是對祖國強大、科技發(fā)展后繼有人的重視,以及對青少年學子的關懷。香港邵逸夫先生捐建的逸夫圖書館,是當時華中理工大學最現(xiàn)代化的建筑。在校領導的陪同下,楊振寧先生一行參觀了該館,并在大廳學校全貌沙盤前駐足,聽取學校發(fā)展的介紹。之后,先生信步走進一間大自習室。自習室里當時坐滿了學生,面對先生和校領導等多人的突然出現(xiàn),多數(shù)同學略表吃驚后又各自埋頭看書或?qū)懽鳂I(yè)——對此,先生向楊叔子校長大加稱道。實際上,楊振寧先生這次訪問華中理工大學,幕后的一個重要背景是應香港億利達集團董事長劉永齡先生之邀,為劉先生創(chuàng)設的首屆“湖北省億利達青少年發(fā)明獎”頒獎。在我參與的采訪行程中,唯出席這個頒獎儀式和在露天電影場與大學生見面,楊振寧先生是攜夫人杜致禮女士一起參加的,這足以說明先生對后學成長的重視。6月10日上午,在華中理工大學招待所8號樓學術報告廳首屆“湖北省億利達青少年發(fā)明獎”頒獎現(xiàn)場,楊振寧先生見到前來領獎的大學生和中學生,又聽說觀眾席中還有來自華中理工大學附中的一群中學生,顯得非常高興。

(圖為楊振寧先生在逸夫圖書館自習室)
這幾天,在全球華人如潮的追思中,一位華中理工大學動力系校友回憶,30年前6月9日的那個晚上,他就在華中理工大學可容納萬人的露天電影場,和萬千學子一起,聽到先生激動地說:“再過30年,華中理工大學一定會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30年后,包括華科大(2000年華中理工大學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在內(nèi)的多所中國大學已躋身世界百強大學行列。而中國,更是已經(jīng)傲然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充滿著生機與希望。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wǎng)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quán)為 荊楚網(wǎng)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