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杜宇慧
“趁這棵樹還沒有壯大,能挪開就最好。”一棵樹擋住了人行道,深圳熱心市民拍下視頻傳到社交平臺。第二天,擋路的樹就消失了。
最近,這位市民走紅網絡,他每天帶著卷尺走在街上,專挑公共設施的“小毛病”,井蓋隱患、設施損壞、危墻危路……而發布視頻后,相關部門總能以“閃電般的速度”解決。如此完美的“雙向奔赴”,令網友紛紛感嘆:“不愧是深圳速度!不愧是‘多管局局長’!”
如今,各地多少都有些道路破損、井蓋凸翹,維護者、管理者未必不知情。不過,修修補補太麻煩,又不能創造明顯的價值,還得長年累月堅持,抓長抓常不容易。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在真抓實干,群眾的目光就投向哪里,呼聲就涌向哪里。
人民是城市的直接居住者,對好壞有著最切身的感受,最有發言權。在日益復雜的城市精細化治理進程中,市民提出的意見,應該被視為一種寶貴資源。須知群眾的“牢騷”“吐槽”,雖不悅耳,卻指明了治理方向。不回避、不推諉,主動關注、快速整改,是一種大氣的治理心態,能發揮互聯網在公共治理中的有效潛能。為此投入資源、優化流程、建立機制,及時為民眾排憂解難,更是一種科學的治理定位,有助于釋放出開放、民主、求實的信號。
目前“卷尺哥”所反饋的,大多還只是路面、井蓋、路牌等“小問題”。要發揮更多“卷尺哥”的力量,不僅要鼓勵大家發現更多細節問題,也要拓展到教育、醫療、安全、衛生等多領域、深層次的治理議題中。這就需要構建更多元、更可持續的群眾意見響應機制。“@深圳-民意速辦”“浙里辦”“鄂匯辦”等平臺,都是將群眾意見“裝進一個籃子里”的有效舉措。讓每個聲音都有回響、每個訴求都有落實,真正把民意轉化為治理行動,才能賦予城市治理體系更強的生命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