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王翠楊)誰來定義下一個AI時代?10月21日下午,2025湖北數字技術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大會圍繞“誰來定義下一個AI時代”這一主題,邀請產學研各界代表,結合人工智能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沿趨勢和實踐經驗,通過主旨演講、成果發布等形式,共同探討發展新路徑、新機遇。
大會由省委社會工作部、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省軟件行業協會、省數字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

北京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黃華教授作主旨演講。
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軍為大會致歡迎辭。他介紹,2025年1-9月,湖北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經突破1100億,同比增長超過30%,全年有望突破1500億元。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聚焦智能終端、智能體、智能經濟,規劃三大階段性目標,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總體規劃提出,將湖北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新高地。“面向下一個AI時代,我覺得關鍵還在于創新。要堅持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應用創新,以創新來定義下一個AI時代。”
主旨報告環節,北京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黃華教授以《基礎教育大模型的評測標準與系統》為題,介紹了“北極星”基礎教育大模型評測場的誕生過程,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最新進展。

湖北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生態聯合體成立。
主題演講階段,海光信息政府與公眾行業方案部總經理姜永凱以《"芯"質生產力筑基 AI 創新發展》的思考、武漢天喻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清華從《數字化研發管理領域的 AI 應用探索》的角度,現場交流他們的實踐與成果。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張家俊以《多模態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思考》為題,介紹了基于動態大模型技術的智能平臺的研發過程與進展。傳神語聯網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呂華從《全棧技術國產化的"根原創"大模型》出發,探討了大語言模型的發展歷程和前景。

現場參與者認真聆聽。
會上宣布,湖北省數字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啟動籌備"人工智能工作組",并發布106個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覆蓋12個領域。湖北省已有165家企業通過人工智能企業評估,其中在智能芯片、大模型等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全國領先的拳頭產品。新成立的湖北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生態聯合體將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加快發展。
大會還發布了《人工智能產品符合性評估規范》《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規范》團體標準,這在全國尚屬創新之舉。省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智勇詳細介紹了規范制定背景和過程等情況。現場同時啟動湖北省人工智能產品符合性評估、湖北省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工作。

湖北省人工智能產品符合性評估、湖北省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工作啟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