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的鑰匙”定位器。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然 通訊員 陳善文 李黎明
“常青花園派出所民警胡志紅非常熱心,他利用業余時間創建了互助群,發放了防走失的定位鑰匙。”10月16日,耿女士專門撥打武漢市民服務熱線為胡志紅點贊。當天,在胡志紅的幫助下,她利用“回家的鑰匙”定位器,及時找回走失的父親。
今年以來,700余把“回家的鑰匙”從胡志紅的警務室發往全國各地,54次幫助迷失老人平安回家。
掛好“回家的鑰匙”
社區老人走失警情清零
10月20日下午,印著“回家的鑰匙”字樣的定位設備,從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分局常青花園派出所第四社區警務室寄出,目的地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賈爹爹家。這是民警胡志紅今年發放的第735把“回家的鑰匙”。
“回家的鑰匙”是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電子設備,由公安部門免費發放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等易走失群體使用,自2023年底起,陸續在武漢、鄭州、青島等城市進行試點。家屬可通過手機小程序,實時查看走失者的位置。熱心群眾發現走失者,用手機掃描鑰匙上的二維碼,查看相關信息,也能幫助走失者回家。
常青花園十四小區居民周女士的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曾多次走失,家人只能報警尋人。2023年底,周女士為母親申領了“回家的鑰匙”,每天起床就為老人掛好。今年4月9日,她從廚房出來,發現母親不見了,立即在手機上查看定位,十幾分鐘就把老人尋回。
胡志紅介紹,他負責的社區有38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全部發放“回家的鑰匙”。以前每個季度都有老人走失的警情,需要出動警力和社區干部,還要查看視頻監控,耗時耗力,家人也很著急。如今,老人走失后,家屬利用手機定位尋人。今年以來,胡志紅負責的社區再未發生因老人走失而報警的情況。
“先守好家門口的老人,再幫更多人。”胡志紅又將視野投向了更大的范圍。
自拍抖音宣傳
為700余個家庭寄送“鑰匙”
胡志紅的抖音號(huzhihong444)有4.3萬粉絲,發布了80余期“回家的鑰匙”宣傳視頻,不少外地網友給他留言或發私信申領鑰匙。胡志紅逐一核實后,向上級部門申報,已為全國30個省市的家庭發放700多把“回家的鑰匙”。
“鑰匙有待機模式、打點模式、普通模式和追蹤模式,每種模式待機時間不同,功能也有差異……”視頻中,胡志紅每講一步就演示一遍,強調操作的要點。
這些視頻都是他在警務室加班錄制的。此外,“老人尋回案例”類視頻也很受歡迎。網友留言說:“回家的鑰匙不簡單,科技里藏著溫度。”
胡志紅還建了“回家的鑰匙服務群”。群里不僅有他分享的“定位偏差規避技巧”,還有家屬們自發交流的妙招。有人說“把鑰匙拴在老人常用的拐杖上”,有人發現“用魔術貼粘在衣服內側更方便”。有一次,山東禹城的群友深夜發信息說“鑰匙充不上電”,胡志紅立刻發去視頻通話,教對方檢查充電接口。
每送出一把“回家的鑰匙”,胡志紅都會記錄申領家庭的信息,每次有群友分享找到老人的經歷,他也會記錄歸納經驗。截至目前,已54次幫助迷失老人平安回家。
最讓胡志紅難忘的,是今年7月31日的那次救援。
當晚,山東省臨沂市的小郭突然發來消息:“胡警官,我爺爺不見了!定位在山溝里!”小郭的爺爺患腦梗后記憶力衰退,小郭通過回看家里的監控發現老人已離家4個多小時,打開“回家的鑰匙”定位,顯示的地方竟是一片荒山溝。家人打著手電筒往山溝里走,一邊扒開野草一邊喊,離定位點1米遠時,才看見爺爺蜷在草堆里,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要是沒有定位,我們根本找不到這兒,后果都不敢想。”小郭至今心有余悸。
如今,胡志紅寄出的鑰匙越來越多,臺賬越記越厚。他說:“只要收到‘老人已找到’的消息,再忙再累都值。”
新聞鏈接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發病率與年齡呈現相關性。統計顯示,60歲以上人群年齡每增長5歲,患病率就會翻倍,到85歲后,發病比例會猛增到20%~30%。根據最新報告,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癡呆(ADRD)患者總數已達到1699萬,占全球病例數的29.8%,相當于全球每4位患者中,就有1位在中國。
老人走失警情中,很大比例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些老人存在記憶障礙、失語、失認等情況,有的在離家不到1公里的地方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回家的鑰匙”的定位功能,正好能解決這一痛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