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黃鑫)立冬才至,大樹農家樂里已是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小院內座無虛席,一盤盤農家炒菜被端上餐桌,“這是我們本地的特色土雞湯,您慢用啊!”連日來,農家樂老板吳慧一邊笑著吆喝,一邊感嘆:“現在周末接待量至少20桌,收入比前幾年翻了兩倍不止,這樣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昔日“藏深閨”,條件限制面對維持難題
從2016年開始,吳慧便在這里扎了根,那年上馮古村剛剛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望著門前的古樟樹和前來打卡的游客,吳慧動了心:“不如就開一家大樹農家樂吧!”
可理想很快被現實潑了冷水。上馮村三面環山,受困于當地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的限制,出入景區僅有一條單車道,極大限制了游客的接待量。更棘手的是排污問題——村里沒有完善的污水管網系統,廢水只能往院后的溝里排,夏天異味撲鼻。
“一天最多兩桌客人。”吳慧算了筆賬,2021年農家樂年收入不足3萬元,曾一度陷入“吃不飽”的境地。彼時的上馮古村和吳慧的農家樂一樣“藏在深閨”:古民居年久失修、停車位缺乏、體驗項目較少,游客往往來一次便不再來了,“想留也留不住。”當地村民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道出了創建前的心酸。

今朝“煥新顏”,創建破局實現全面升級
事情在2023年出現了轉機,那一年上馮古村生態旅游區經省文旅廳景觀質量評定,被列入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名單,由此,一場從“硬件”到“軟件”的改造全面啟動。
“要想富,先修路”,最先讓村民感受到變化的,是村口那條“卡脖子”的路,“現在是叫‘彩虹大道’。”吳慧高興地介紹道。圍繞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工程,金湖街道辦事處投入3000萬元對上馮入村旅游公路進行改造,原本5米寬的水泥路被升級成7米寬的柏油路,2.7公里的三色彩虹標線一直延伸至景區門樓。2025年國慶期間,“彩虹大道”迎來客流高峰,“那天賣出去了21只土雞,收入比之前一個月還多”。

除道路外,景區還針對公共停車場、給排水、標識標牌、智慧系統等配套設施設備進行全面升級。針對排污難題,街道投入800萬元,為上馮古村搭建起104座污水檢查井,3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范圍覆蓋景區面積的80%。“以前一到夏天,水溝就散發臭味。”吳慧指著屋后已經恢復平整的地面,說道:“改造之后,管網全都入地了,現在后廚干干凈凈,游客也吃得放心。”

未來“路更寬”,文旅融合譜寫振興篇章
“要讓游客愿意來,更要讓游客留下來”。為此,金湖街道辦事處推出一系列景區文旅融合舉措,從搭建展現本土非遺技藝的非遺體驗館;到邀請專業演繹團隊出演上馮文化故事;再到聯合大冶市文旅局多次開展“送戲下鄉”活動……文化賦能,成了景區走上康莊大道的“助推器”。
今年上半年,大樹農家樂積極響應文旅融合號召,運用當地特有“九古”資源,推出“古碾糍粑”“老味土雞湯”等特色菜單,“現在農家樂不僅是吃飯的地方,我還要給每個來這里的游客講講我們的‘九古’故事。”吳慧笑著說:“我要讓更多的人記住我們,喜歡我們!”
大樹農家樂的紅火,帶動了更多村民返鄉創業,目前村里已有十余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從事農家樂、民宿、農產品銷售等行業,街道專門為他們建立“業態規范服務”,提供證照辦理指導、攤位設置、運營培訓等“一站式”服務。

截至當前,上馮古村完成了景區服務的全面升級,游客接待量從創建前的14萬人提升至70萬人,實現了旅游綜合收入的跨越式增長。
“創建4A景區不是目的,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才是根本。”金湖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景區已做好國家4A級旅游景區驗收準備,“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豐富景區體驗內容,打造‘古村體驗+生態休閑’旅游品牌,讓上馮古村成為鄂東南的鄉村旅游名片。”
天色漸晚,夕陽的余暉穿過古樟青葉灑在青石板上,大樹農家樂里依舊熱鬧非凡,游客們圍聚在此,推杯換盞間,又唱起舊時民謠,撫掌擊節,共同慶祝著這座古村的新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