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周琦、喻鳳蓮)11月7日,中國地質學會公示第五批天然富硒土地認定結果,湖北省鶴峰縣走馬鎮天然富硒地塊成功入選。此次公示共涉及24宗地塊,走馬鎮地塊以39,300畝綠色富硒土地規模、0.61mg/kg的平均硒含量,成為恩施州富硒資源開發的又一標桿,這也是鶴峰縣農業農村局聚焦“硒 + 農業”特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成果。


天賦硒土:3.93萬畝沃土藏“黃金”
鶴峰縣走馬鎮位于“世界硒都”恩施武陵山區腹地,此次認定的富硒地塊橫跨18個行政村及1個茶場、1個林場,劃定區面積為151.06 km2(22.66萬畝),天然富硒地塊面積為26.20km2(3.93 萬畝)。地塊土壤硒含量介于0.41-2.29mg/kg之間,遠超0.4mg/kg的富硒標準,其中49.03%的土壤硒含量集中在0.41-0.60mg/kg的優質區間,且全部達到綠色富硒土地標準。

這份“硒”望密碼的背后,離不開鶴峰縣農業農村局的專業推動。自2025年1月啟動申報工作以來,縣農業農村局牽頭制定申報方案,聯合湖北省地質局第二地質大隊、湖北省地質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隊等專業機構,系統開展土壤、農作物、灌溉水樣品采集與檢測——累計組織采集表層土壤樣品153件、農作物樣品80件、灌溉水樣品10件,全程監督檢測流程,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同時,農業農村局還協調鄉鎮、村集體完成地塊權屬核查、產業現狀梳理等工作,為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合規性把關,最終助力地塊順利通過省級初審與國家級評定。

經權威檢測,該地塊土壤重金屬含量均低于《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標準》(GB15618-2018),灌溉水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土壤有機質、全氮等肥力指標達到I級標準。鶴峰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始終把‘生態優先’貫穿富硒土地開發全過程,通過嚴格的環境質量管控,為富硒農產品種植筑牢安全根基。”

硒產業興:三大特色產業引領致富路
依托優質富硒資源,在鶴峰縣農業農村局的政策引導、技術支持與品牌培育下,走馬鎮已培育形成茶葉、葛仙米、水稻三大主導產業,實現“硒資源”向“金產業”的高效轉化。
茶葉作為走馬鎮支柱產業,全鎮茶園面積達16.2萬畝,占全縣41%。2024年,全鎮茶葉出口創匯4621萬美元,占全縣的94.7%。木耳山茶園獲評“全國最美30座茶園”,“走馬翠毫”“容美紅”等品牌遠銷摩洛哥、法國等國家,帶動茶農人均年收入年增長12%,成功實現從“茶葉大鎮”向“茶葉強鎮”的轉變。

作為全球唯一的葛仙米主產區,走馬鎮的葛仙米產業離不開農業農村局的“保駕護航”。縣農業農村局牽頭制定《葛仙米種植技術規范》,推行“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的“四統一”管理模式,建成3000畝種植基地(其中800畝為“葛稻共生”標準化示范基地),并開發“葛稻共生”數字平臺,實現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鏈條追溯。同時,農業農村局推動“走馬葛仙米”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指導湖北容陽公司建成GMP認證車間,開發即食燕窩粥、凍干粉等20余款產品。2024年,全鎮葛仙米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占全國65%,帶動200余戶農戶戶均增收超5萬元。

富硒水稻產業同樣亮眼,鶴峰縣農業農村局重點推進建設高標準農田1.1萬畝,引入節水抗旱稻品種,打造3000畝“葛稻共生”基地,實現“一田雙收”(畝產稻谷 500 公斤 + 葛仙米干品 15 公斤);同時,構建“十代服務 + 農機共享”體系,投入153萬元采購采摘機、無人機等農機設備,組織年培訓職業農民500人次,2024年服務面積覆蓋1.3萬畝,降低農戶成本15%、畝均增收280元。目前,高端大米售價達30元/公斤,是普通大米的2倍。

未來可期:三產融合激活發展新動能
此次國家級天然富硒土地認定的落地,為走馬鎮富硒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據了解,當地政府已將富硒資源開發納入重點規劃,計劃推進富硒農業、深加工、旅游康養三大產業協同發展。
目前,“鑫農苑”三產融合示范園(總投資 1.5868 億元)、國際慢城(總投資 22.5 億元)等項目正在推進,完善富硒農產品加工園、冷鏈物流中心、研學基地等配套設施,打造“種植 - 加工 - 旅游”一體化產業集群。同時,通過建立富硒資源項目儲備庫、加大招商力度等舉措,推動“三位一體”品牌建設,讓富硒土地成為鄉村振興的“聚寶盆”。

“國家級富硒土地認證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鶴峰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守護好這片“黃金硒土”,通過深化產業融合、強化科技支撐,讓富硒資源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聚寶盆”,讓走馬鎮的“硒”望之路越走越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