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場外不遠處,就是正在咖啡館小憩的消費人群。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郭曉明
“看比賽,嘗美食,順便再旅個游……”近年來,體旅融合方興未艾,隨著“蘇超”的火爆出圈,湖北省的百強縣籃球賽和“漢超”等賽事也打得有聲有色。來全運會澳門賽區采訪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發現,在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的澳門,體旅融合早已是天經地義、自然而然。
酒店商圈打比賽習以為常
“哇,這體育館的衛生間也太高大上了吧?”接過衛生間服務員遞過來的毛巾,一位首次來澳門觀看乒乓球比賽的黑龍江大哥有些不敢置信。
被萬豪、威尼斯人、巴黎人等豪華酒店所環抱,專門用于舉行重大賽事、演出的銀河綜藝館,正處在澳門的核心商圈。
銀河綜藝館的裝潢和服務均參照國際五星級酒店標準:寬大舒適的前臺、寬敞的購物區、充足的休閑娛樂設施。場館內,又是一副頂級高檔休閑的模樣:寬大柔軟的座椅、柔和充足的燈光、彬彬有禮的服務員。而舉行全運會男子籃球U18組比賽的新濠影匯綜藝館,直接就坐落在新濠影匯大酒店里,成了大商圈的一分子。
11月13日下午,湖北男籃在新濠影匯綜藝館與吉林隊鏖戰,一百米之外,新濠影匯大酒店里的餐廳和咖啡店正處于晚餐高峰。往前一步,是競技場;退后一步,是吃喝玩樂。“球場門外就是一大片店鋪,我還真沒見過。”一位湖北球迷饒有興味地打量著門外的商家,“看完球就可以進餐館享受美食,吃完直接逛街,太適合看球旅游一條龍了。”
澳門這種對觀眾和游客極為友好的“物理融合”模式,實施多年已駕輕就熟。但談到復制,一位省內的業內人士說,這需要從理念、設計、管理等多方面配合,“而且內地的多數商業建筑和體育場館是截然分開的,武漢有些商圈已經在做引進小規模體育設施的嘗試,但想在商場酒店里辦全運會這類大型賽事,還是有難度。”
這話有道理,但也不完全對。
位于沌口的武漢體育中心,2002年一期6萬人體育場完工時,周邊并無商業配套設施,到了2007年的二期完工,相關商務區已經成形,發展20多年至今,這里商圈林立,體育中心更是集大型賽會、文藝展演、會展服務和全民健身于一體,全年活動不斷檔。應該說,武漢體育中心的發展模式和澳門的“物理融合”已經非常接近了,只是和澳門相比,觀眾從場館到商圈要多走幾步路。
政府規劃推動體旅“物理融合”
“歡迎記者老師。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澳門的文化傳統呢?”記者剛到全運媒體酒店,一張掃碼就可預訂澳門文化特色線路的宣傳單就遞上前,熱情的志愿者小黎非常坦誠,“在許多人眼里,澳門就是一個博彩勝地。可實際上,這里可玩可看,常規游客已成了主流。”
11月前后,除全運會各項賽事外,第72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第25屆澳門美食節、塔石藝墟、2025澳門國際光影節將次第上演,每一個活動項目,都充分利用全運熱潮,打造多元化“文體旅”體驗模式。讓游客感受澳門世界遺產歷史城區、“東亞文化之都”和“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深度體驗歷史與現代交融、東方與西方薈萃的城市特質,從而展現澳門祖國“掌上明珠”的風采。
多年前,澳門就決定改變過于單一的產業結構。2023年11月,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規劃正式發布,提出要按照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目標要求,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游休閑業,持續推動提升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發展的比重,不斷增強澳門經濟的發展動能和綜合競爭力。規劃面世之前,澳門旅游局已經在東亞超級聯賽、格蘭披治大賽車等賽事上給予多年鼎力支持,持續推動旅游業轉型。
推動體旅“物理融合”,積極承辦十五運會,正符合規劃思路。“澳門是世界文化遺產之城,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我們希望借助十五運會平臺,讓更多人認識澳門、了解澳門。”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主任潘永權說,希望體育帶來的熱度能持續轉化為城市活力,助力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根據澳門官方數據,2024年累計入境旅客達3254.5萬人次,非博彩業經濟占比高達62.8%。澳門在體旅融合上做出的持續努力,已初見成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