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屆全運會田徑馬拉松比賽已經鳴槍開賽了,運動員們將經深圳灣口岸,從深圳進入香港。大家在口岸是如何通關的?在香港境內,運動員們又將途經哪些區域?
在深圳灣口岸香港一側,大家可以看到,參加此次跨境馬拉松比賽的選手們通過小車查驗通道。選手們進入深圳灣口岸后,會先后經過這兩個通道,最終進入香港境內。

選手們經過的這片口岸區域,平時主要用來保障車輛通關。除供選手們通行外,其他的通道比賽期間都已臨時關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選手們跑過我們身后的這兩個通道的時候,并不需要調整速度,或者進行任何的查驗,這也是繼前幾天進行的全運會三地公路自行車賽事之后,粵港兩地又一次為參賽選手們打造了“無感通關”的體驗。

為了實現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越深港兩地的馬拉松賽事成功舉行,兩地此前在通關措施上進行了協調。選手們首先在設置于深圳灣體育中心的前置查驗點,進行身份核驗后,會佩戴上內置了北斗芯片的手環,這個手環每隔幾秒就會自動發送一次運動員的信息。尤其是在通過口岸的時候,選手們的通關情況,就可以得到實時收集。大灣區協同發展的經驗及創新手段和科技的應用共同讓“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絲滑通關成為現實,也為未來更多大型跨境賽事提供了新方案和新經驗。

選手們還會跑上香港的深圳灣公路大橋,經過港深西部公路立交橋折返點原路返回,整個香港段的賽道長度約21.85公里。
深圳灣公路大橋是2003年開工建設,2007年完工,建成近20年來,它已成為深港兩地車輛通行和貨物運輸的重要通道,也成為大灣區構建“一小時生活圈”的重要載體。此次,也是大橋首次向賽事和運動員開放。大橋上有爬坡,還有蜿蜒的道路,對于大家來說具有一定挑戰。跑過大橋,穿梭兩地,在迎接新挑戰的同時,相信也會給運動員們帶來一份全新的感受。

為了應對橋上可能出現的大風等天氣變化,深港兩地的氣象部門同步氣象數據,幫助運動員隨時調整自己的比賽規劃。
本次比賽賽道的標牌,統一使用了簡體字。同時,在賽道丈量上,統一使用公里來做計量。無論是通關措施,還是標準的統一,可以說此次馬拉松,已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的比拼,更是“一國兩制”下深港融合發展的生動詮釋,也將為大灣區協同發展增添新的實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