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全運會開幕后的第一個周末。據我們在廣州游泳賽場采訪的記者說,觀眾流量明顯增加。今天比賽的亮點有哪些?全運日程過半,又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今天是全運會開賽以來熱點賽事特別多的一個比賽日。因為趕上周六日,觀賽人流密度明顯提升。在澳門,有王楚欽和樊振東的男單對決,孫穎莎和朱雨玲、陳夢王和曼昱的女單較量;在香港,最受歡迎的擊劍賽事今天開賽,會決出女子重劍個人、男子佩劍個人的金牌;廣東奧體中心今晚會迎來田徑4×100米混合接力項目的金牌戰。這個項目是今年的五月份才進入到全運會正式比賽序列的。
田徑的4×100米混合接力壓哨進入全運會,背后與今年4月國際奧委會剛剛批準的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比賽項目的變化直接掛鉤。

今年5月與田徑混合接力一起被列入全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還有游泳超短距離項目50米的3個泳姿6個小項,海岸賽艇的3個小項,新現代五項增加男子個人和女子個人兩個項目。射箭,全運會增加復合弓混合團體。射擊,增加飛碟多向混合團體。攀巖項目將男子、女子兩項全能,拆分為攀石、難度兩個項目,4個小項。這些變化完全與洛杉磯奧運會新增設項相吻合。

最近幾屆奧運會,大項和小項的設項變化幅度不小。在維持總體參賽人數的穩定的前提下,好多項目進進出出。方向是,推動男女參賽人數均等。增加年輕人更喜愛的城市運動,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相應地,全運會設項也緊跟奧運布點,陜西全運會,新增了滑板、攀巖、沖浪、霹靂舞4個大項。到了3年后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我們就已經看到了中國的年輕人在這些潮流項目當中嶄露頭角。國際奧委會的藍圖剛一出爐,我們就能通過全運會的杠桿,迅速將趨勢進行戰略分解、下沉到各個省市訓練隊,引導資源投入,啟動人才選拔與培養程序。
這種“奧運設項,全運布局”的聯動,清晰地勾勒出中國競技體育的戰略脈絡。全運會不僅僅是國內運動員為所代表的省市爭取最高榮譽的競技場,也是服務于奧運戰略前沿實驗室,更是中國體育主動融入并適應當代奧林匹克運動發展潮流的嘗試。

這兩天大家不僅忙活著看比賽,還有人在忙活著“比賽”。比如在全運會群眾賽事的三人籃球比賽,就在廣州的天河體育中心籃球城進行。大連臺的一位新聞主播,他代表遼寧隊參加了一場屬于業余愛好者的“遼粵大戰”。他比遼寧隊已經退役又重返賽場的中鋒韓德君還要大兩歲,可能是全運賽場上,參加籃球比賽年齡最大的選手了。

十五運會群眾賽事23個大項、166個小項。這些比賽,實際上拓寬了全運會“全”字的外延含義。過去,我們說全運會,全指的是全國,當然還有作為綜合運動會,全運會有最全的項目。現在這個全字還加上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全齡友好”的新理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