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總覺得外賣更香,燒烤、火鍋等重口味才過癮?偶爾一頓飯菜吃得清淡點,就感覺“沒味道”“不香”?……這些看似平常的飲食習慣,可能正悄悄“拖垮”你的腎!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鹽,遠不止廚房里的那一勺。更多“隱形鹽”藏在日常食物中,無聲無息地加重腎臟的負擔……
吃得太咸
正在悄悄拖垮你的腎
腎臟是人體的“凈化工廠”,負責過濾代謝廢物、調節水鹽平衡與血壓穩定。而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恰恰與腎臟的核心功能息息相關。
當我們攝入過多鹽分,血液中鈉離子濃度上升,腎臟不得不“加班”過濾多余的鈉。長期高負荷運轉,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會逐漸受損,出現蛋白尿——這正是腎功能受損的早期信號。
此外,高鹽飲食還會通過升高血壓間接傷害腎臟,最終可能發展為高血壓腎病。
更值得警惕的是,高鹽對腎臟的損害具有“累積性”和“隱匿性”。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很多人直到出現下肢水腫、乏力、尿量異常時,才意識到問題,而此時腎功能可能已嚴重受損。
尤其對于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有腎病家族史的人群來說,過量鹽分會像“催化劑”一樣,加速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警惕這些“藏鹽大戶”
你可能每天都在吃
除了咸菜、咸魚、咸肉等明顯的高鹽食物,生活中還有很多“隱藏款”高鈉食品,它們看似無害,實則鹽分驚人。
1. “清淡”的主食
白面包、吐司、花卷、饅頭(尤其是速凍或烘焙產品)、餅干、蛋糕、沙琪瑪等,為了增強面筋彈性、控制發酵速度和改善口感,制作過程中會添加碳酸氫鈉(小蘇打)或食用堿,導致鈉含量不低。
2. “健康”的麥片
許多即食麥片、玉米片為了提升風味和延長保質期,會加入食鹽或鈉鹽類防腐劑,部分產品每100克含鈉超過500毫克。
3. “營養”的湯汁
面湯、煲湯等是鹽和嘌呤的“濃縮精華”。喝下一碗湯,相當于一口氣干掉了整道菜大部分的鹽分。
4. “美味”的臘肉
臘肉、香腸、火腿等加工肉類為了防腐和風味,在制作時就用大量的鹽腌制。
5. “入味”的香干
香干、鹵干、素雞等豆制品,在加工時需使用鹽或醬油調味,導致鹽分含量升高。
6. “可口”的零食
冰淇淋、蛋糕、奶酪(尤其是天然奶酪)等甜品,為促進發酵、抑菌及提升口感,會加入大量鹽;魷魚絲、牛肉干、膨化食品等零食,在加工過程中同樣添加了大量鹽分。
7. “噴香”的炸貨
除調味用鹽外,油炸食品還會添加小蘇打、泡打粉(主要成分碳酸氫鈉),進一步增加鈉含量。
8. “豐富”的醬料
廚房常用的味精、雞精、醬油、蠔油等均含有較多鹽分。黃醬、豆瓣醬、甜面醬等醬料含鹽量尤其高;甚至連番茄醬、沙拉醬、蛋黃醬等,為提升風味,也會添加大量鹽分。
記住10個“減鹽小技巧”
護腎從今天開始
1. 學會看鈉含量:即使是甜食或主食,也要查看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
每100克含鈉 > 600毫克→高鈉食品,少買!
每100克含鈉 < 120毫克→低鈉食品,優選!
2.優選低鈉食品:優先選擇標有“無添加鹽”或“低鈉”的產品。
3.自制面點減鹽:自制面點時,可適當減少配方中的鹽量,不影響基本口感。
4. 使用鹽勺等限鹽工具,或者采用分餐制。食物選新鮮的,盡量不吃隔夜菜,少吃加工食物。
5. 盡量減少外出就餐,如果外出就餐,請提前告知服務員少放鹽。
6. 改掉用菜湯泡飯的習慣,因為菜湯里含有大量的鹽。
7. 炒菜時少放鹽,可以用蔥、姜、蒜提味,也可以用少許醋調味。
8. 炒菜時先不放鹽,最后關火時再放鹽翻炒一下,鹽裹在食物表面,即使鹽不多,也會使菜肴更有味道。
9. 炒菜時不要同時使用多種調味品,如食鹽、醬油、番茄醬、雞精、辣椒醬等,菜雖很美味,但鹽估計該超標了。
10. 炒菜的時候可以用少許淀粉勾芡,即使鹽不多,食物也很美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