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周長慶 通訊員劉光輝)京邦科技、湖北銳世、武漢拓材、深紫科技、賽格瑞等5個項目獲得立項;產學研對接合同登記211項,合同成交額達15.33億元……記者昨日從市科技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強化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市二季度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7.58億元,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7.8%,科技創新創優為我市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創新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市科技局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市科技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方案》。該局微信公眾號及時上線“助力復工”專欄,上線第一天就收集了20余家企業復工復產、防疫物資儲存等信息。針對一些企業提出的問題,該局組織3支科技小分隊先后開展20余次走訪,進車間、下班組,宣講科技創新政策,為企業解難題、謀發展,確保在產高新企業復工率達100%。同時,還組織10余名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戰“疫”系列科技助農活動,為小龍蝦養殖、蔬果種植、水稻種植大戶提供“面對面”的技術指導。
科技研發及重大專項是助力高新企業騰飛的羽翼。為此,在深入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我市組織36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申報科技部“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其中京邦科技、湖北銳世、武漢拓材、深紫科技、賽格瑞等5個項目獲得立項,共爭取250萬元經費支持。華中科技大學鄂州工業技術研究院、湖北李時珍藥物研究有限公司等2個項目獲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項目立項,共獲400萬元經費支持。京邦科技、富農食品、迪潔膜等3家企業獲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獲470萬元經費支持。項目資金的及時注入,為企業疫后重振、加快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為促進高新企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盡快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科技部門廣泛收集企業技術需求信息,有力有效推動各類產學研項目有機銜接、無縫對接。目前,全市49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61家建有研發機構,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為12.5%。在此基礎上,我市組成市區兩級聯動小組,開展技術合同登記,登記合同211項,合同成交額達15.33億元。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大大提升了高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迪潔膜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獲2019年度全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市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突破;鄂鋼公司“超千米級公鐵兩用斜拉橋用Q500qE鋼研究開發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