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的今天
2005年3月21日
抗戰老兵葛振林在衡陽病逝
終年88歲
他和他的戰友
還有一個被幾代人熟知的名字
“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幸存者宋學義(左)和葛振林(右)
1941年8月
日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發動了慘無人道的“大掃蕩”
所到之處,屠殺村民
搶劫糧食、燒毀房舍
制造了一個又一個慘無人道的“無人區”

9月23日
日軍將進攻的矛頭
突然指向了狼牙山區
在飛機、大炮的轟鳴聲中
日偽軍約3500人
快速向狼牙山地區撲來
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黨政機關
和當地群眾約4萬人
被圍困在狼牙山區
形勢十分嚴峻

進攻狼牙山的日軍。
一場關系到數萬群眾生死存亡的戰斗
在狼牙山打響了

我父親他們七連去了以后,就執行這個“圍魏救趙”。團長跟連長說,我們要帶著黨政軍和老百姓撤退,你們連隊無論如何要掩護到部隊明天10點鐘,10點鐘之前,你們不能撤退。
——七連連長劉福山的兒子 劉宏泉
在當地民兵游擊隊的配合下
七連戰士利用狼牙山的天險
和改造過的地形
在敵人上山的道路上埋好地雷
連長劉福山指揮三個排的戰士
輪番射擊,交替掩護
日軍于是發起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崇山峻嶺之中
地雷不斷爆炸
槍聲四處響起

9月25日上午激戰數小時后
七連傷亡過半
上午十點
七連按照作戰計劃分組撤退
然而追擊的敵人就緊隨在后面
要想擺脫敵人
必須有人斷后
而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七連六班
為轉移群眾和掩護主力部隊
七連六班5個還不到25歲的年輕人: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
把敵人引向頂峰的絕路
他們打光了最后一粒子彈
扔出了最后一顆手榴彈
最終無障可憑,無路可退
他們選擇把生命交給祖國的山河
五名戰士縱身躍下、慷慨赴死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殉國
葛振林、宋學義兩人
因為被半山腰的樹枝掛住
幸免于難

1941年11月5日
《晉察冀日報》
率先報道了五位戰士的英勇事跡
1941年11月7日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簽署訓令
將馬寶玉、葛振林等5人
命名為“狼牙山五壯士”

這就是“狼牙山五壯士”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
但你可能不知道
之后發生的故事

當幾百個日軍沖上山崖
發現和他們激戰一天的
竟只有五個戰士
他們整整齊齊地排好隊
面對著五個戰士跳崖的地方
深深地三鞠躬
五位戰士寧死不屈的身影
從此刻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上
讓我們在此一一銘記他們:
班長馬寶玉,21歲,河北蔚縣人

副班長葛振林24歲,河北曲陽縣人

胡福才,28歲,河北保定容城縣人

胡德林,24歲,河北保定容城縣人

宋學義,23歲,河南沁陽縣人

幸存者葛振林的兒子葛長生說過的一段話
讓所有人震驚了:
我打小就在父親身邊
當年看《狼牙山五壯士》電影時
我都不知道父親是其中原型
他在家里沒有跟我們談過一次這件事
這是真正的英雄
心懷天下,忘了自己
當年,幸存回歸部隊后
葛振林繼續跟隨部隊征戰南北
晚年的他把大部分精力
用在關心青少年成長上
曾擔任衡陽市20多所中小學校
以及全國近200家中小學校的校外輔導員
2005年3月21日
葛振林在衡陽病逝
享年88歲

我們不能忘卻
在國家和民族最危難的時刻
舍身赴死的英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