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毛紅平)11月12日,在紅安縣七里坪明創農業700畝野菊花基地,一臺大型機械、兩臺手扶收割機正在收割野菊花,身后農戶迅速搬運裝車,運往紅安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我們這700多畝基地今年收成好,估計可以采摘鮮花近70噸。產值可達220萬元。”紅安明創農業董事長兼總經理明守安介紹道。

剛剛立冬的七里坪鎮格外涼爽,坐車疾馳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清風從耳旁劃過,夾雜著花朵的清香,沿途黃燦燦的野菊花令人耳目一新,金黃色不僅讓七里坪鎮的秋意更濃,更是承載了農民豐收的希望。
走進紅安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基地,放眼看去一片片紅掌、蝴蝶蘭或含苞待放,或蓓蕾初綻,讓人置身其中流連忘返。該公司通過不斷培育發展,野菊花產業在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優結構、強科技等方面逐步突破,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量變”和“質變”,野菊花成為紅安縣鄉村振興的優勢特色產業。

沿途都可以看到一車車野菊花運往紅安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紅安縣恒利正鵬家庭農場負責人江鵬滿載4噸的鮮菊花送到紅安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收購的張濤從早上到中午11點多,一直沒有停過。
張濤是七里鎮張家灣村四組人,他在該公司人事收購鮮菊花已有5年了。他說:“我早上七點多就開始收鮮菊花,到現在已收了50噸,今天可以收近70噸左右。”
二程鎮陳家寨村48歲的柳紅濤是全縣種植野菊花大戶,近5年來,他每年種植1000余畝,今年開春以來,他自己投資500多萬元建起了一個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生產加工廠房,開通了2條生產線。

“我們自己收割后,通過加工成鮮花后,再送到紅安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樣一來,我們今年的產值可達到380萬元,比起往年可增收120萬元。”柳紅濤一邊操作機械,一邊笑著介紹。
“我們村兩委一班人為壯大集體經濟,覺得野菊花適合我們村的產業,不僅因為它好種,而且還能跟三九集團簽訂合同能夠保底回收,菊花種植技術又能夠全程指導。”張河村主任姜小勇介紹。
同樣,在該縣李義店村經濟合作社野菊花產業基地里,野菊花長勢依然喜人,一簇簇、一片片野菊花鋪滿田地。近年來,李義店村通過流轉閑置土地、荒山荒坡,打造中藥材野菊花種植示范基地,帶動農戶就近務工,實現農民穩定增收。
“我們李義店村種植野菊花達到1000余畝,今年長勢喜人,到10月中下旬漫山遍野將會開滿金黃金黃的致富花,畝產收入可達到3000余元,帶動附近200名村民務工增收。”9月24日,紅安縣城關鎮李義店村村委會主任李紅田高興地說。
紅安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董正道高興地說:“在采摘的旺季,公司每天可以收購野菊花60噸以上,價格已和華潤三九等藥企業對接包銷,七里坪鎮黨委、政府服務我們企業的作風使我安心、放心”。

據悉,紅安潤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該縣400家市場主體開展合作經營,開發紅安野菊產業基地,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示范帶動當地村民大力發展野菊花種植產業和鄉村旅游產業,實現三產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紅安縣以花為媒,依托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大力發展紅安野菊花訂單種植,野菊花生態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今年干菊花產量達到3000多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國縣市第一,產值突破1.2個億。紅安野菊花有效成分蒙花苷含量達到4.0%,全國最高。
董正道說:“公司與華潤集團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華潤提供種子、技術指導以及回收,并與全縣150家合作社達成協議,以不低于市場價回收合作社種植的野菊花。

今年全縣野菊花年產量可達3000噸,每噸市值3.8萬元,實現年產值過億,因其季節性作業特征明顯,可帶動3000余農戶實現就近就業,每年可額外增收5000元以上。
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孟洋算了一筆帳:“2021年產量達900噸,產值達3600萬元,2022年產量1800噸,產值9600萬元,5年來總產值達到4個億。”
近年來,紅安縣農業農村局堅持“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種植野菊花10萬余畝。該縣七里坪鎮、華家河鎮、杏花鄉、城關鎮等牢牢抓住農業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基礎地位,全鎮抓菊花,全域種菊花,全力興菊花,“小菊花”做成了“大產業”。
野菊花是紅安靚麗的名片之一,野菊花產業是紅安的特色優勢產業,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實現產業升級,紅安野菊花已成為助推紅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