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感謝你們,要不是你們,我和老伴倆都不知道怎么過來的。”3月24日,家住下陸區老下陸社區還建小區的李紹昌老人,特意給社區“第一書記”胡向東打來致謝電話。
李紹昌今年83歲,曾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兵,他為何要向“第一書記”胡向東致謝呢?這還要從他的老伴說起。
李紹昌的老伴劉福娥76歲,最近兩年身體一直不好。去年12月17日,她到醫院檢查,結果查出胃癌晚期。在醫生的建議下,老太太做了胃切除手術,暫且把命保住了。回家后,她還得繼續化療。
“過年前還可以到醫院去做化療,但是過年后因為疫情,小區也封了,公交也停了,我們哪兒也去不了。”眼看著醫院開的化療藥所剩無幾,李紹昌很是著急。
抱著試試的心態,他打通了“第一書記”胡向東的電話。沒想到他上午一個電話,下午就把第一書記胡向東“召”到了家里。
緊接著,胡向東和社區書記談家興一起想盡辦法,終于將老人需要的藥品買到,并親自送上門。拿到救命藥的那一刻,這位老兵感激不已。之后,他們還隔三差五地上門看望,除了幫助買藥,還給他家送來米、雞蛋和水果等。
李紹昌曾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人,直到現在,他的一口鄉音未改。1950年,年近13歲的李紹昌參軍入伍,立即投身到貴州剿匪的戰斗當中。
打了3個月,他又隨軍參加解放海南的戰爭,7月底海南解放后火速返回貴州。又一火車拉到東北,訓練了一個星期,1950年10月底,部隊正式入朝。
李紹昌所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63師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英雄之師。“我們是高炮師,專門打美軍的飛機。”李紹昌說,平均每天,他們至少擊落三到五架美國飛機,最多的時候擊落9架飛機,令美國空軍膽戰心驚。
1951年6月6日,為了實施報復行為,美軍派出上千架戰機對志愿軍進行狂轟亂炸,從早上6點一直炸到晚上9點。那天,作為通訊兵的李紹昌前往新城川車站送信,返回途中遭遇美軍空襲。
“車站被炸得片瓦不留,巨大的彈坑瞬間將我埋沒,幸好被戰友發現,把我從坑里挖了出來。”李紹昌說,他的右腿被炸傷,但當時醫療條件很匱乏,簡單包扎后,第二天又重返戰場。
高炮部隊一般駐扎在山上,戰士們生活條件很艱苦,水要到山下去挑,吃飯也僅僅是高粱米就著榨菜,一個月難得吃一次米飯。
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志愿軍與以美國為首的18聯軍殊死對抗,直到最終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954年元月,李紹昌和部隊一起凱旋回國。讀了3年軍事院校后,他從部隊轉業到黃石參加工作,1998年從黃石第二水泥廠退休。
經歷過殘酷的戰爭歲月,也經歷過幸福的和平年代,對待這次疫情,李紹昌有著比常人更深的理解和感慨:“在大災大難中,我們還是得依靠黨組織。老下陸社區黨支部真正起到了戰斗堡壘的作用,我要給他們點贊。病毒無情人有情,黨和政府關心關愛老人,給我們送菜買藥,解決實際困難。這次疫情,我們國家的疫情控制得很好,很多國家向我們伸手求助,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很自豪,中國人走到哪里胸脯都挺來,理直氣壯。”(東楚晚報記者/汪濤 文 汪澤棟/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