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余林勝、袁華裔)長江之濱,海子湖畔,彩旗飄飄,驕陽艷艷,660位民兵在這里全副武裝,蓄勢待發。一聲令下,迅即行動,一場“人與水的爭分奪秒”大片正式上演。
6月27日上午9時,在授旗、宣誓儀式結束聲中,湖北省荊州市應急隊伍組建誓師大會暨抗洪搶險聯合實兵演練在荊州區海子湖西北堤壩拉開帷幕。

荊州市應急隊伍組建誓師大會暨抗洪搶險聯合實兵演練活動現場。(通訊員 余林勝 袁華裔攝)
此次演練以近期強降雨造成長江及內湖水位全面上漲,導致李埠鎮大范圍村莊、農田被淹、少數群眾被困的險峻情況為背景。以應急通信、水上救援、險情處置為主要內容,采取空間轉換、分片同步的方法,共出動600余兵力、40臺車、8艘沖鋒舟、4艘海事艇和2架無人機,圓滿完成編隊航行、復雜水域航行、水面搜救、轉移被困群眾、孤島救援等水上救援內容,進一步鍛煉民兵應急隊伍,提高軍地聯合遂行任務的能力。
一刻不緩,建設基站保障通信打頭陣
“報告指揮長,應急通信構建完畢!”
簡短急促的汛情實況匯報后,民兵應急營率先進行應急科目演練。開設應急基站、構建衛星通信。
洪澇災害突發怎么辦?
洪水過猛破壞了電力設施怎么辦?
災情地域大面積停電和通信中斷怎么辦?

緊急應急基站。(通訊員 余林勝 袁華裔攝)
民兵應急營通信排的應對操作“6”到讓你沒話說--僅兩隊分別10人利用一輛應急電源車和一輛應急通信車就迅速完成開設緊急應急基站工作,實現了3公里覆蓋、承載2G/3G/4G業務、能同時滿足800人語音通話的通信網絡設置,保證救災指揮不間斷、第一時間將前方災情上報給后方指揮處置,為下一步救援創設前期保障。
一個不落,水上救援方式百變守好中堅柱
“報告指揮長:無人機偵察發現受災區村莊,且有落水和被困群眾!”
“收到!現命令你連無人機繼續偵察并迅速投放物資;城市排澇連立即派出沖鋒舟營救落水群眾;醫療救護排在碼頭待命,準備傷員救治后送!”
一時間8支搜救舟迅速出動,像8方利刃快速變換一路縱隊、橫隊、前三角隊形,充分向觀摩人員展現應對災區不同地形地貌的最佳搜救隊形方式。
藍天救援隊緊隨其后,共同營救被困群眾。同時輔有無人機突破時空完成搜救任務,無人機憑借信號強、操作方便、視野開闊的優勢,在此次演練行動中充分過足“偵察兵”的癮,主要被用于準確定位遇險群眾、及時投送救援物資和持續偵察險情任務;目標設置艇作為 “神助攻”也在救援目標定位后,打好“配合牌”快速出擊,迅速解救被困群眾。

水上演練。(通訊員 余林勝 袁華裔攝)
針對不同受災群眾會出現各類應激反應,此次演練還輔之以心理疏導。救援人員采取挑選沙盤和催眠治療,配合相關心理裝備與靈活心理技術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干預以及妥善的后期心理康復,充分展示應對實況實景的心理治療能力,讓災民自己及家屬減少“后顧之憂”。
一絲不懼,險情處置井然有序顯雄風
“報告指揮長,巡查發現一處管涌,堤壩發現漫溢。”
險情加重、水位暴漲造成了低地管涌、堤壩漫溢情況出現,參演民兵又開始迅速投入到爭分奪秒構筑子堤、砂石反濾圍井、打樁行動中。動用沙土2車、碎石2方、袋子100件、沙包3000袋木樁4根、木槌10把。他們就地取材,行動快捷,建設的裝配式子堤牢固耐用且安全性能極高。
演練中,荊州市民兵應急營工程機械連指導員許明超說:“管涌搶險既要重視搶,更要重視守。如守護不當,就會造成險情惡化,就比如我們的圍井高度一般設置在0.6-2.0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并且要在井口安設排水管,使反濾出的清水離開土袋圍井,以免沖壞圍井地基,前功盡棄。”

管涌、堤壩搶險演練。(通訊員 余林勝 袁華裔攝)
經過1個多小時的鏖戰,“荊江——2019”圓滿結束。據演練總指揮、荊州軍分區副司令員劉先富介紹:這次演練,是民兵調整改革及地方應急管理機制調整改革后,荊州市組織的第一次軍地聯合演練。演練實戰性強、預案完備、保障有力、配合緊密,充分展示了軍分區部隊、民兵應急隊伍和各專業分隊訓練有素的過硬作風,有力詮釋了“萬眾一心、不怕困難、堅忍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