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饒純武、通訊員金輝)武漢軍運會環境綜合整治將遵循怎樣的標準?4月4日召開的2019年武漢城市綜合管理暨軍運會環境保障工作會議,發布了《2019武漢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強調要下足繡花功夫,發揚工匠精神,全面提升武漢城市形象。
該《標準》按照業務類別,分別制定了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園林綠化、市容立面、架空管線、廣告招牌、景觀照明、建筑垃圾、違建查處、占道控管、社會秩序等11個方面的工作標準。
機械清洗作業要求,主干道至少每天全覆蓋清洗1次,次干道至少每2天全覆蓋清洗1次,車行道和人行道潔凈見本色;主次干道兩側可設置果皮箱,背街小巷兩側可設置果皮箱和垃圾桶,城市化區域道路禁止設置鉤臂箱;各垃圾收集點每天至少清運2次,垃圾產生量較大區域每天至少清運3次,垃圾清運作業時間為4時至7時、9時至16時和19時至22時三個時間段;所有公廁按照“一人一廁”或以上標準配備廁管人員,全部公廁納入市級公廁智慧管理平臺;長江、漢江核心景觀區水域可視范圍內,基本無成片垃圾漂浮。
城市道路、橋隧路面平整,無坑凼、沉陷、車轍等病害;行道樹連續、無缺失、無死樹、無明顯灰塵,草坪病蟲害危害率在5%以下;臨街安裝的空調、室外機不得占用人行道,安裝位置下沿高度不低于2.5米,寬度不超過人行道的三分之一(最寬不超過1.5米);門楣式招牌最大高度不得超過1.5米,厚度一般不得超過0.3米;公交中途站站臺路緣5米以內的人行道、坡度大于4.0%的人行道等區域禁停共享單車;中心城區道路按照等級機動車守法率分別達 98%、96%、94%,城市主干道非機動和行人交通守法率達90%以上。
武漢市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介紹,學習借鑒先進城市經驗,按照軍運會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和“清潔家園迎軍運”活動的有關要求,與時俱進地制定了新的精細化管理標準,針對城鎮社區、農村村灣、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15類重點區域,歸納出簡明的環境整治標準,便于對標提質檢查,強化督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