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馬嚴、彭玲麗、馬小淺)筆者8月14日從丹江口市獲悉,今年以來,該市大壩街道濱江社區推出“社區合伙人”項目,發動社會力量,把企事業單位、愛心商家、社會組織、愛心個人等社區成員團結在一起,形成商企、社群、個體三個不同類型的合伙人團隊,以“公益+低償+市場”的模式為居民提供更專業、更高品質的社區服務,踐行“共同締造”理念,切實增強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知名“社區合伙人”集體簽約。 通訊員 供圖
問計于民 探索社區共建模式
群眾在關注啥?老干部、老專家、老軍人、老教師、老模范,這些退去公職的“五老”對居民在想什么、盼什么、愁什么,最有發言權。在濱江小區,小區合伙人“五老”智囊團,通過家長里短式談心,把居民的心思摸得透透的:車子亂停堵在門前、寵物小區無人管亂拉大小便、外墻脫落隱患大、污水橫流臟亂差……120多戶居民提了4大類130多條意見。
社區黨委率先濱江小區開展包聯單位、社區組織、群眾團體、居民個人等公益合伙人共建共治,引導上學的孩子、務工的成人和退休職工全員動手,從房前屋后的環境抓起,放大居民志愿者積分制度、道德評議紅黑榜撬動作用,小區環境提升和居民互助服務機制得到全面建立。
濱江社區以此為模式,廣泛動員各方力量,以社區合伙人制度方式,推動各方力量對7個“三無”小區“如法炮制”,2023年打造了十堰市級表彰的“水岸星城小區紅色物業示范小區”,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踐之路越走越寬。
文化建設 營造社區和諧氛圍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傍晚時分,濱江社區同心合唱團在鄰里中心開始排練,為即將到來的節日外出演出認真籌備著。

社區同心合唱團開班儀式。 通訊員 供圖
濱江社區同心合唱團團長師小鄖剛剛成立合唱團時,社區里只有寥寥數人響應。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個隊伍,尋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她不斷在小區里招募熱愛歌唱的人,還在社區的協助下邀請到同樣到有同類愛好的王建敏擔任助理處理事務,騰出更多的精力為合唱團進行專業培訓。時至今日,同心合唱團已有80多人加入。她和社團骨干一起組織開展團隊訓練、外出參加比賽、參加義演,合唱團的名聲也越來越響。
“加入合唱團以后,大家學習唱歌更專業更方便,鄰居之間也更熟悉更親近了,對社區也找到了歸屬感。”合唱團成員劉海玉說。很多隊員們,也是以合唱團作為互相溝通的橋梁,更多的人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既提高了興趣的專業水平,也加深了互相之間的情感與交流。
通過組建社團,積極營造社區“熟人、街坊”氛圍,鄰里關系越發和諧。目前,濱江社區還與省級非遺傳承人覃俠簽訂了“社區合伙人”合約,覃俠自己帶頭進小區推廣武當太極拳,還將組織20名教練分時段走進社區教授武當武術;與湖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林萬雷達成協議,為丹江口市國標舞愛好者們提供公益培訓的機會……這些社區自治的文藝團體組織,讓居民們既能在社區鄰里間交朋友,也為他們搭建了一個提升自己、展示自我的生活平臺。
正向激勵 實現社區共贏發展
社區合伙人項目啟動之初,社區確立了“紅色管家”的跟蹤服務,每一位社區合伙人都將確定1-3名社區“兩委”成員或社區黨組織指定的黨員干部為“紅色管家”,幫助合伙人解決公益治理運行過程中方方面面的困難。對于大力支持社區公益服務的團體組織,社區在考核其公益成效的前提下,將給與場地、資源、信息、媒體推介等多方面的支持,并積極樹立起公益合伙人正面社會形象,增強社會影響,從而吸引更多的企業類合伙人參與社區治理。
丹江口市新欣家政保潔公司就是濱江社區“社區合伙人”的雙贏案例,該公司以合伙人的身份,以“保成本”的公益模式承擔社區居民高頻的疏通、管線、衛生、綠化等服務,明碼標價、保質保量,成為居民信賴的紅色物業企業服務品牌。
丹江口市博美商貿公司今年4月份成為社區合伙人簽約后,發揮自身運用自媒體和開發網店的專長,立足濱江社區人、景、物、地等開展多渠道宣傳,宣傳社區護水一系列保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的保護和環境治理,促進了社區治理工作,極大地擴大了自身影響;同時,該企業積極服務民營經濟,在這個過程中,摸索出了用公益服務助力社區治理,擦亮企業品牌,也實現企業增收的雙贏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