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周紅艷、顧珊)繁星點點,夏風清爽。“村里基礎設施越來越齊全了,健身的器材、休閑的廣場都有了,但是一些村民的衛生意識還跟不上,亂丟垃圾的現象時有發生,建議大家相互提醒監督,共同維護好環境。”“張叔這個建議提得好,只有大家共同愛護,村容村貌才會越來越美!”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石鼓鎮玉皇頂村休閑小廣場上,“玉皇夜話”議事會氣氛正濃,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就加強村級事務管理積極建言獻策。
近年來,丹江口市針對鄉村治理中的瓶頸問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功能,構建黨建引領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鄉村治理體系,挖潛干群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合力,蹚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共同繪就了一幅村民安居樂業、鄰里幸福的和諧山水畫。

村容村貌整潔干凈的丹江口市均縣鎮關門巖村。通訊員 供圖
據了解,該市健全了市領導包鎮,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小組長包院落,黨員中心戶聯系群眾的“四包一聯”責任體系,確保村里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建立了“村黨支部—灣組黨小組—中心戶長”三級組織網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中心戶長示范帶動作用,推動鄉村治理力量向灣組延伸。在村級黨組織的引領下,全市194個村分別成立村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鄉賢理事會和應急搶險維穩隊,將黨員、村民代表、鄉賢能人等骨干編入“三會一隊”自治組織,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公共管理等村級事務,形成全員參與治理、全域覆蓋服務的新格局。
組織體系健全了,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暢通了,解決疑難問題的橋梁搭建了,大家的幸福指數穩步提升。“以前個別群眾鄰里占地、婆媳不和,現在有話大家說,有事大家議,有難題大家一起解決,凝聚力強了,整個村的精氣神就上來了。”玉皇頂村治安調解員郜書全說。
“現在出門不好找長期活兒,出去不劃算,要是家門口就能找活兒干就合適了,能顧家又能賺錢。”“我過了60歲,出門不方便了,但干起活來不比年輕人差。”習家店鎮杏花村塆組會上鄉親們紛紛表達意愿,希望能在家門口務工做事。村黨支部書記李國璽和幾位村“兩委”干部用心記錄大家的訴求。
經村“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及村民代表大會決議,村委會牽頭成立了村莊建設理事會,吸納95名務工農民成立了5個施工隊,實行“村委直管、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經營管理模式,根據工種不同、勞動強度不同實行按月結算、按分結賬,讓大家實現了“家門口務工既能顧家又能掙錢”的愿望。
“魏玉民和魏玉才主動將自己的房屋空地騰出來建設文化廣場,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行為值得全體村民學習,本次的積分給他們每人加10分。”積分評議會上,玉皇頂村支部書記跟大家積極宣傳村里的好人好事,獲得村民們的一致稱贊。
經過黨組織悉心引導,村民集思廣益,大家共同探索的“1+10+N”基層社會治理積分制管理模式在丹江口市各村推廣實施,1即擁護支持黨的領導,10是在踐行和參與移風易俗、產業發展、平安穩定、生態環保等10個方面的表現情況;N是樂于助人、見義勇為等應該給予獎勵的行為。積分制管理將“村規民約”量化為一個個“具體準則”,用積分來衡量村民日常行為,作為申報“身邊好人”“最美家庭”“最美兒媳(公婆)”和參軍入黨等方面參考依據。通過個人積分,大家評議,讓群眾變“旁觀者”為“參與者”,有效提高了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自覺性。
今年上半年,玉皇頂村開展評選活動6次,共評出“好媳婦”40個、“好婆婆”40個、最清潔125戶、身邊好人8個,引導群眾思想上崇德、行動上立德、導向上樹德。陳明珠在評選為“好媳婦”之后,主動在院場會上分享以德為美的優良家風,并組織村民開展廣場舞、文藝演出等集體活動,為改善全村精神面貌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什么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么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伴隨著歌聲,玉皇頂村休閑小廣場上“舞動玉皇”女子健身隊跳起時下流行的廣場舞,歌聲歡快,笑聲回蕩,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的小山村處處洋溢著和諧幸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