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文、李鎮海)10月9日上午,在全省荒山綠化和森林防火工作部署視頻會上,全省共有五個市縣發言單位,其中十堰市丹江口市作為代表在會上就林長制工作作法進行經驗交流發言。
近年以來,丹江口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將林長制工作融入南水北調“一庫碧水永續北送”事業大局、融入全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戰略全局、融入全省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格局,以林長制統領林業各項工作,全力推動森林提質、產業提效、治理提能。
高位推動“布棋子”。丹江口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第15次黨代會報告和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明確指出“嚴格落實林長制及河湖長制,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林長、河湖長巡查管治責任,加強國土綠化、生態修復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推深做實林長制劃出了“路線圖”和“任務書”,作為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新水都的“四梁八柱”來主抓力推,做到“鮮明態度前所未有、重視程度絕無僅有、支持力度應有盡有”。2023年,丹江口市委書記、市總林長趙洪福,市長、市總林長武小凱先后開展12次專題研究和調研林長制工作并帶頭巡林;其他16名市級林長“循道而行”、對標落實,協調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困難。
擦亮底色“寫卷子”。丹江口市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和“省之要者”,以林長制為總抓手,422名三級林長帶領106名專職護林員、1800名生態護林員和216名志愿林長在履行巡山護林職責的同時,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林水相依、林水共治”的新路徑;謀劃實施林相季相改造和“雙重”項目,以丹江口庫區2313公里庫岸線為重點,充分發揮林木防沙減塵作用,在庫區臨水1公里范圍內持續推進綠化亮化,綠化率達82.5%;強化“林長+河湖長”部門協同,購買3艘大型枯枝(藍藻)打撈干化一體船,清理丹江口庫區線下淹死林木3069噸;積極實施丹江口庫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持續對石漠化地區進行植綠補綠,高標準營造林8.7萬畝、裸露山體修復治理13.34萬平方米、森林撫育3萬畝、林業育苗0.2萬畝,相關經驗做法于7月21日被央視新聞以《丹江口:“火焰山”上披綠裝》為題刊發報道;新改建油橄欖、油茶等特色產業基地1.65萬畝,全市木本油料產業基地達到8.8萬畝,發展以六里坪鎮為代表的油茶小鎮和以習家店鎮為代表的森林康養小鎮已具雛形。
強化考核“壓擔子”。丹江口市堅持樹牢實績為先“風向標”、用好考核獎懲“指揮棒”,把林長制考核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分值占生態環保考核指標的1/3;同時,率先在十堰市實施林長季度考核并落實末位懲戒制,倒數第一的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將被安排一周的全脫產學習,進一步壓實基層黨委政府落實林長制工作的主體責任,讓“護林衛士”感到壓力也激發動力。
科技賦能“邁步子”。丹江口市自籌1300多萬元用于林長制信息化建設,率先在全省開發“智慧林長制綜合管理平臺”,設置178路視頻網絡,可實現對全市80%以上的森林資源進行監控;同時,購置安裝機巢式無人機3架、其他小型無人機10余架,用以日常巡護,推動傳統林長制工作由“人防”向“技防”和“智防”轉變,已基本形成了以視頻監控為基礎、無人機巡查為輔助、林長網格化巡護為支撐的林長巡林工作體系,為林長制工作插上“智慧之翼”,實現了對全市森林資源全方位、無死角、立體化監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