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安東)10月22日,筆者走在鄖西縣土門鎮上坪村黑溝山蜿蜒曲折的山路,來到養羊大戶陳先道的家時,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在他家對面的階梯狀山地上,幾百頭馬頭山羊正在低頭吃草,時而發出此起彼伏的“咩咩”聲,仿佛進入了“風吹草低見牛羊”意境中。

馬頭山羊。 通訊員供圖
“前幾年我只會種地,勉強能維持生活,現在大不一樣啦,在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依靠養殖過上了好日子。”據陳先道介紹,有了政策幫扶,他現在有了300多頭馬頭山羊,在縣城還買了新房,今年又趕上“庭院經濟”好政策,獎扶的1000塊錢也到賬了,這讓他感到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據了解,根據鄖西縣出臺的“獎扶”政策,發展以“七小業態”模式為重點的庭院經濟,當年發展庭院經濟增收達一定規模,在經過驗收后,給予每戶1000元或3000元的現金獎扶,今年享受獎扶的農戶達500余人,真正做到了讓農戶們乘著“庭院經濟”的春風,讓“方寸地”變成了幸福生活的“增收園”。
“一院富”不如“一域富”。金秋時節,登高遠眺,邵家溝村目之所及,皆是翠綠茶園,田園風光美不勝收,當然,更讓人心曠神怡的莫過于那座占地近300畝的茶山了。

茶園風光。 通訊員供圖
“去年我們村采摘茶葉2500斤,制作成品茶葉540斤,產值達到了15萬元,今年成品茶葉已經有1000斤,和去年相比翻了近一倍!”村書記耿純玉笑著說道,每到采茶季節,茶園里總能看到茶農們忙碌的身影,以及慕名而來拍照打卡的游客。
土門鎮因地制宜,圍繞“一溝一產業、一域一特色”盤活土地資源,大力發展“溝域經濟”,在全鎮18個行政村發展茶葉、生態白魚、連翹等產業,做到“村村有產業、溝溝有支撐”。
為了確保“庭院里”“溝域里”的農產品變成“經濟”,鄖西縣緊緊圍繞六大產業鏈,發展“訂單經濟”,讓廣大群眾吃下“定心丸”。
今年以來,土門鎮發展“訂單經濟”雪里紅、黃皮椒共計800余畝,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先后與萬老太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及天河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下“訂單”,做到“有栽、有采、有收、有賣”一條龍服務,共計帶動農戶500余人,戶均增收達5000余元,成功助力“訂單經濟”蓬勃起飛。
“‘三個經濟’是抓基層、打基礎的頭等大事。”土門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將著力在產業發展、群眾增收、服務企業上下功夫、見實效,推動“三個經濟”蓬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