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程麗)筆者10月24日從十堰市鄖西縣獲悉,近年來,該縣槐樹林特場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強化黨委抓黨建主體責任,全面推進基層黨建“五提五好”黨組織創建工作,提高基層組織管理、服務、運行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優化頂層設計,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織密組織體系。以基層組織提力,班子隊伍好為目標,推行“黨建+網格”治理模式,構建“場黨委+村黨支部+灣組網格+中心戶長微網格”四級組織架構,設置大網格1個、村級網格5個、灣組網格36個、中心戶長微網格85個,把基層黨建工作與網格服務、安全生產、護林防火、農村治理、文明創建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以網格化構建基層服務管理新格局,配備四級網格長127名,形成上下貫通、協調聯動、職責明確、規范運作的工作運行體系。

同心議事亭。 通訊員供圖
健全善治機制。全面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在完善規劃編制、重大決策,籌勞籌資等方面,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積極發掘槐樹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突出“一村一主題、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將文化元素置入鄉村建設中,不搞大拆大建,充分聽取和尊重黨員群眾意見,將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對村級發展的意見建議收集起來,將村民意見建議轉化為村級服務管理的具體措施,如利用老舊花園改造生態停車場、打造“同心議事亭”“稻田文化口袋公園”等一批民生項目的實施,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打造群眾心中滿意的“美麗鄉村”。

考評會現場。 通訊員供圖
嚴格管理考核。優化完善村級組織日常管理機制,針對區域形態、人口結構、工作重點等方面,從組織設置、隊伍建設、組織生活、工作機制、提升服務和中心工作等落實情況,實行“雙周調度、月底考核、季度評比、年終評議”抓黨建工作法,以嚴格的考核倒逼各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抓在平時、嚴在經常。把鄉村治理各項任務納入督查督辦事項,全程跟蹤問效,推動場、村、網格小組、網格員四級考核體系上下貫通,有力保證上級決策部署在鄉村一線落地落實,為深入開展鄉村治理把穩“方向盤”。
堅持強基固本,夯實鄉村治理根基
著力提升黨建工作質效。按照培訓賦能,對標對表提能力的工作要求,組織村黨支部書記、各村黨建信息員,以《鄖西縣農村黨建工作業務指導手冊》為工作指南,結合每月“黨務大講堂”活動,舉辦“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培訓班,主要以規范開展黨內組織生活、發展黨員、黨員教育、黨組織活動記錄等方面為學習內容。為各黨支部提供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使用說明,使黨支部建設的自身結構、功能、機制和活動方式等立有目標,讓黨支部書記在抓基層黨建工作時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行有規范、干有方向。

黨務大講堂。 通訊員供圖
著力鍛造鄉村骨干力量。針對村干部存在的短板,把治理能力弱的村干部與場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和優秀村書記結成師徒幫帶對子,采取外出觀摩“學”、工作一線“教”、以案說法“講”、資源共享“帶”等形式,幫助轉變村干部治理理念,補齊履職盲區弱項,持續培育高素質鄉村骨干力量,為鄉村治理奠定人才基礎。
著力夯實鄉村治理基礎。把鞏固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村級組織提升治理效能、增強服務能力的重要保障。抓實“三個經濟”、六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和“三新百千萬”工程。成立“六大重點農業產業鏈”聯合體黨委,今年新發展貴州脆李1000畝,打響“鄖西做東·槐樹有李”品牌。上架香菇117萬棒,建成溝域經濟示范帶15個、庭院經濟示范戶125戶、訂單經濟2000畝。新發展中藥材1500畝、創建中藥材專業村2個,投資500萬元養殖帝王鮭魚,改造設施魚池15畝,仙姑玉眉綠茶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逐步形成組織聯建、人才聯育、產業聯興、資源聯享的“一盤棋”發展格局。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600余萬元,群眾增收300余萬元。
創新治理模式,匯聚鄉村治理合力
整合資源強服務。建成1個全場“社會治理中心”和5個村級“社會治理工作室”,并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社會治理中心”整合相關場直單位職能,與便民服務中心聯合辦公,整合信訪、司法、律所等部門資源力量,實現社會治理領域的“進中心一家門,辦部門多家事”,一體化開展法律援助、信訪接待、訴前調解、涉法涉訴信訪等服務,助力社會治理從末端治理向前端預防轉變,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凝聚力量解難題。堅持支部帶動引領,發揮鄉賢力量,2022年6月,槐樹林特場成立了1個鄉賢理事會和5個鄉賢聯誼會,吸納58名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退役軍人、老鄉賢等“五老”人員組建“鄉賢聯誼會”,憑借“地熟、人熟、事熟”和深受鄉親信任的優勢,及時妥善處理各類熱點、難點問題80余件,充分發揮其在鄉村善治等方面的強大作用,漸漸形成了“鄉賢+文化傳承”“鄉賢+矛盾調解”“鄉賢+志愿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鄉賢+”文化品牌,激發見賢思齊、崇德向善、造福群眾的強大正能量。

鄉賢聯誼會。 通訊員供圖

兌換積分獎勵。 通訊員供圖
積分獎勵添活力。制定黨員和群眾志愿服務積分獎勵兌換機制,按照基礎分、獎勵分和負面分對黨員群眾進行“1+N”考核記分(“1”即村規民約,“N”即村級重點工作),堅持積分內容黨員群眾定、積分方式黨員群眾議、積分結果黨員群眾評、積分獎勵黨員群眾享,先后開展環境整治、孝老愛親、義務幫農等活動100余次,共計兌換積分獎勵4萬余元,有效激發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性和主動性,凝聚起鄉村治理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