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陸彧、趙濟民)“這就是被譽為亞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自2014年通水以來,這口‘大水井’累計向北方供水超594億立方米,潤澤京津冀豫沿線25個大中城市、209個縣(市、區),造福8500萬群眾。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我們40萬丹江口人,都是忠誠的守井人……”近日,在丹江口大壩風景區,丹江口市政協常委、市旅游協會秘書長孟凡敬聲情并茂地向游客講述南水潤北方的感人故事。而這只是該市政協開展“守水護水政協委員在行動”活動的一個小小縮影。

政協委員守水護水宣講將“農家小院”就地轉變為“議事講堂”。 通訊員供圖
聞令而動,吹響守水護水集結號
據了解,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全面推進守水護水工作以來,組織公司員工和家屬前往百喜島巡河清漂,主動參與守水護水。在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明確奮力建設“高水平保護水質典范城市”之時,市政協主動跟進,積極響應,統籌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兩支隊伍,深入開展進機關、進校園、進農村(社區)、進企業、進家庭、進界別等“六進”活動。通過護水倡議、保水觀摩、守水評議、治水視察、愛水協商、凈水議政等“六結合”工作,發揮委員專長,促進委員履職,引領界別群眾參與,匯聚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政協委員集中調研市水庫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 通訊員供圖
崗位建功,勇擔節能減排新使命
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將安泰藥業列入全市要打造的10家全國環保標桿企業之一。市政協常委、企業負責人聞文介紹,公司始終將發展與環保同頻共振,2021年公司投資1.6億元新建一期項目,其中環保設備投入2000萬元,占總投資的12.5%。
“我將堅決擁護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響市政協號召,表明‘我是政協委員企業,堅決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河庫’的堅決態度,克服困難、開足馬力向環保標桿企業努力邁進!”對于未來的發展,聞文滿懷信心。

企業家政協委員宣誓勇當生態環保“排頭兵”。 通訊員供圖
協商議政,圍繞綠色發展獻良策
今年年初,一份由委員們聯名提出的建議,因為有“言”值、含“綠”量高,被作為市政協“1號”提案,由市委主要領導領銜督辦。市政府高度重視提案辦理,出臺了《丹江口市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新水都行動方案》,編制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探索“兩山”轉化實現機制,建設了十堰市首個“兩山”展示館,市兩山轉化中心已于今年2月正式對外運營。完成了781戶2091人脫貧不穩定戶林地資源調查摸底,收儲102戶1520畝,發放兩山聯名銀行卡102張;做好“水文章”上,武當山牌高端飲用水、北京一輕(北冰洋)產業園等一批發揮水資源優勢的重點項目正加緊建設。10月中旬,市政府向市政協常委會通報了提案辦理情況。

現場督辦綠色發展類提案辦理成效。 通訊員供圖
民主監督,呵護綠水青山聚共識
9月中旬,市政協、市紀委監委組成聯合調研監督組,組織政協委員對涼水河鎮、浪河鎮、丹江口經濟開發區落實守水護水責任情況進行了調研監督,收集意見建議3條、督辦問題8個,逐一下發督辦整改通知,后續還將進行問題整改“回頭看”,對整改情況進行民主測評,促進整改提質增效。
“我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到了對一庫碧水進行高科技、全覆蓋、無死角、全天候的防護,實屬不易!”在參觀完丹江口市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后,市政協常委、民盟丹江支部主任委員李斌激動地說到。
10月上旬,市政協組織住丹省、十堰市政協委員和市政協委員分批次到市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觀摩學習,現場了解該中心8大平臺建設、功能運行等情況。

市政協、市紀委監委聯合調研監督重點鄉鎮守水護水責任落實。 通訊員供圖
守正傳承,匯聚水都“小水滴”大力量
“我是祖國守井人,我光榮我自豪!”在水之源廣場,水都之星幼兒園的孩子們和家長一起進行守井人承諾簽字,開展百米畫卷畫守井人情懷、清理河岸線垃圾“小水滴”志愿服務等活動。市政協委員、水都之星幼兒園負責人陳建丹介紹,就是要通過有儀式感的活動,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粒生態文明的種子,引導他們從小事做起,從家庭做起,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把守水護水作為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生動實踐。
連日來,該市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紛紛下沉各界別和聯系點,進學校、進農村(社區)、進家庭,當教育宣傳員、做志愿“小水滴”。結合“一線協商 共同締造”行動,組織開展“愛水”協商,在浪河鎮浪河口村,市政協委員和該村婦女群眾圍坐一堂,村最美家庭代表、婦女群眾代表就“家庭清潔無磷從我做起”分享自己的節水愛水小妙招,政協委員代表就“如何做好生態環保工作,創建綠色家庭”進行發言,在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中匯聚起守水護水的全民參與力量。

“大手拉小手守水護水活動”讓生態環保意識植根孩子心田。 通訊員供圖

家庭清潔禁磷“一線協商”活動筑牢群眾節水愛水意識。 通訊員供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