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黃玉婷、朱瓊)筆者11月13日從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稅務局獲悉,該局聚焦城鄉“兩險”征繳工作,不斷完善完善各項便民服務措施,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把政府的好政策變成群眾口袋里的真實惠,有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怎么推:優化征繳模式,“溝通協調”聚合力
“人吃五谷非神仙,患病住院可咋辦,社區今日來宣傳,居民醫保把你管……上月遇見張老漢,住院治療自掏錢,他說去年體康健,通知交費他不管……僥幸心理自添煩,交完醫保人安然。”近日,湖北省黨代會代表韓紹琴自編的一首詩歌在武當山城鄉“兩險”群內廣為流傳。
目前,2024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征繳已全面啟動,武當山特區稅務局主動與人社、醫保、教育、各辦事處和村(居)召開城鄉居民兩險征繳工作聯席會,確定轄區“兩險”征繳為“兩階段”模式,1-8月主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9-12月主征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個村組由代征人員輔導或代繳,通過線上繳費通道完成,存在難題統一聯系區局解決。
線上繳費鋪開以后,很多村民內心犯嘀咕。繳費是否被認賬?怎么證明繳費成功?為城鄉居民“兩險”陽光公示制度應運而生。以村居為單位制作繳費信息表,在村委會的公示欄粘貼。信息表拋棄以前按照繳費時間排序的做法,每個家庭為一組,將每個成員養老與醫療兩類保險的繳費信息整合在一起按戶公示,讓村民繳的放心,查的方便。
“這種公示太有必要了,幾年前我爺爺住院,我們才發現沒繳他的醫療保險,醫藥費損失了好幾千。公示不僅能夠查漏補缺,還能知道錢的去向,明白又安心。”石家莊村村民王家兵說道。
社保政策宣傳。 通訊員供圖
該局積極搭建多部門交流溝通平臺,在社保政策宣傳、暢通繳費渠道、優化辦理程序等多個場景中,以精準定位征繳群體、精準打造服務事項、精準動態跟蹤服務為抓手,形成多方聯合、協同發力的工作局面。截止目前,城鄉“兩險”線上繳費率高達92.35%。
怎么準:壓實數據清理,“比對核實”明底冊
“武當山從事代收代繳的單位有33個村、3個場代隊和20個學校。”談起繳費群體情況,社保非稅股的每一個人都如數家珍。
數據清理主要集中在三塊,一是處理掉重復的垃圾數據,二是同步新增的參保人,三是摸清中途死亡停止繳費的人員數量。為確保數據真實有效,區局分險種、分群體、分類型開展數據分析比對,清理系統內垃圾數據三千余條,養老保險的登記人數核實萬余人。
“我原來還奇怪,同樣是沒有工作的六十歲老年人,為什么他每個月還有國家發的錢可以領,我卻沒有?現在通過政策講解我終于明白了。”老營宮村三組的村民王傳梅激動地說道。今年數據清查著重對55-64歲之間的人群的繳費情況進行比對,逐戶復核未參與投保的34人。王傳梅62年4月出生,若參保后在2022年5月即可享受待遇。區局聯合人社部門上門授課,講清養老政策,算明享受金額,她迅速補繳了以往年度的欠繳費款。“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工作做這么細,我這個老婆子以后的日子又多了一份保障,謝謝你們。”
怎么收:上線定制課堂,“宣傳輔導”穩落實
“兩險”征繳,關鍵在代辦人員。培訓講究先全后精。全就是大水漫灌戶戶走到,讓每一個代辦人掌握電子稅務局的基礎使用方法;精就是“專家培養”,專注個性化知識培訓以及疑難雜癥的解決方式。
“大水漫灌”期間,該局上門授課,全面開展政策專場解讀,就電子稅務局、“楚稅通”申報繳納進行操作講解,掃清知識盲點。“初授課只教給他們怎么征收,怎么開證明,過程中遇到一切問題,我們的電話24小時暢通。”陳世春介紹,每天幾十個電話是家常便飯,半夜接電話時有發生。
培訓宣講。 通訊員供圖
基礎打牢,該局開始思量起“定制課堂”的可行性。“33個村組分屬3個不同的辦事處,每個辦事處的人群特點都不同,分時分類授課能極大提高業務水平。”陳世春說道。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稅務局和社保、醫保部門聯合在辦事處例會上開設“小班課”。課程針對各村組的實際情況和業務學習薄弱環節設置,以問題為導向逐一解答村組代辦人員的疑問,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
“不僅更利于我們掌握業務,還能更好的交流各村的情況。”太子坡村的社保經辦人沈麗提起各單位聯席開展的社保業務“小班課”連連稱贊。“大家能把手頭上遇到的難題直接和稅務干部交流,針對性更強、效率更高!”
除了給代辦人授課,發動群眾的自主繳費能力也十分重要。偏遠村居經常成為普法“盲區”。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稅務局小分隊攜帶宣傳手冊送法下鄉,推進群眾“家門口”繳費,制作線上繳費流程圖,詳細介紹“湖北稅務”“鄂匯辦”手機APP繳費的操作細則,將二維碼粘貼村居顯眼處。“現在老百姓的法治意識越來越強,我們不加強學習都無法應對村民提出的各種問題。”鋸子齒村的社保經辦人員賈明興對區局送來的公共法律服務和社保政策解讀手冊愛不釋手。
更精細的培訓課程,更便利的繳費力度,更自主的管理模式,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稅務局將持續想實招、出實策,全面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征繳任務,真正做到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