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濤、賀興、吳楊潔)筆者11月17日獲悉,今年以來,十堰市鄖陽區持續依托“河湖長+檢察長”機制,結合流域特點,深耕小流域治理,不斷優化水利營商環境,為每一個微小流域量身定制綜合治理個性化方案,壓茬接續推進,以法治之力不斷做優小流域治理工作。新增治理河道總長80.063千米,河道疏浚20.60萬立方米,河道護岸整治44.602千米,增加或保護濕地面積86.71萬平方米,辦理生態環境領域類案件112件。
小河凈,才能大河清。小流域綜合治理,不僅解決水利設施建設和防汛搞旱的問題,而且更是推動單純治污向統籌生產、生活、生態轉變,實現更高水平水源區水源保護的治本之策。鄖陽小流域治理成效突顯,環鄖陽湖“富春山居”美景讓八方來客傾慕不己。
成立“河湖長+檢察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區134條5公里以上河流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同時將430處小微水體同步納入“河湖長+檢察長”制管理體系,劃界確權,分級分段包保,明確各級包保職責。通過河長APP信息平臺,積極督促包保領導、屬地鄉鎮、聯系單位、縣鄉村三級按時完成常態化巡河任務,成立11個督查組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按鄉鎮每月定期督查,形成“發現問題、交辦問題、整改問題、回訪問題”工作閉環。積極開展“河湖長+檢察長”聯合巡河。2023年以來,累計共完成縣級巡河693次;鄉級巡河937次,村級巡河5496次。廣泛發動,人人參與守護流域生態治理。以3.5“雷鋒日”、3.9“保護母親河”行動、中國水周、6.5“世界環境日”等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義務志愿者“清四亂”活動53次,為流域治理,凈水護岸,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充分發揮“河湖長+檢察長”制紐帶作用,協同區水利和湖泊局、區生態環境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沿漢江鄉鎮政府等多部門開展聯動巡查,全面掌握水事變化動態。今年以來,共組織各類巡查78次,出動人員230余人次,巡查河道5800余公里,現場制止、處理水事違法行為23起,清理外籍采砂船舶4艘。結合巡查發現的問題,分類梳理,發現問題線索,找準流域治理中存在的問題,精準監督,及時督促整改。加大與政法各單位、行政執法部門、紀檢監察部門的聯動力度,向紀委監委移交線索2個,督辦涉河問題84個,其中立行立改問題60個,下達督辦通知24份,印發檢察建議17份,截至目前已整改到位82處。通過多部門協同,檢察辦案監督,限時推動問題銷號,著力解決流域治理“老大難”問題,以法治之力護航流域綜合治理。
依托“河湖長+檢察長”制,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通過公開聽證聽取各方意見,突出法治引領,敢于擔當,柔性執法,為生態環境護航。如針對滔河梁家凹石料加工廠開采石料占用部分河道問題,企業前期采挖堆放的石料因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未能及時清理,由于公司采礦許可即將到期,強行繼續清運石料會存在涉嫌非法采礦風險,可能被巨額處罰。鄖陽區檢察院專門召開公開聽證會,全面聽取聽證員和相關當事方的意見。凝聚各方共識,為企業量身定制河道清理方案,確保汛期來臨前河道暢通。由國土、應急、礦山執法部門監督企業清理石料過程中不再采挖和加工石料;水利部門做好河道清理期間的督導和后續驗收,當地政府安排專人負責現場監管及與相關部門的聯系對接。經過整治,河道內堆放的2萬余方石料和石料加工場占用的土地全部清理完畢,并按照治理要求,企業在河道兩岸栽植樹苗5000余棵。
針對丹江河等河流跨經3省,僅靠單方面治理效果有限的實際,鄖陽區“河湖長+檢察長”辦主動作為,積極溝通,依托“河湖長+檢察長”制,推動工作對接,與陜西省商南縣、河南省淅川縣共同建立了丹江流域聯巡聯防聯控聯治“四聯”工作機制。每年定期召開三地聯席會議,每季度開展聯合巡河,構建了丹江河管護的“信息閉環、工作閉環、責任閉環”,形成了上下游聯治、左右岸共治的良好格局。2023年來,通過“四聯”機制對丹江河開展清理整治,累計解決涉河四亂問題13個,其中涉及河道采砂3個,其他涉河問題10個,有效地清除了全流域治理中管理最簿弱環節,實現了全流域管理監督閉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