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桂千勇、邱愛民)2021年9月,湖北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到十堰市張灣區人民法院黃龍法庭調研。兩年過去了,這個硬件建設一流、軟件建設怎么樣?且看一組數據:
2020年前,該庭年受案350多件;2021年后,訴訟立案逐漸下降到200多件、100多件。2023年以來,法庭接待打算起訴456件,經釋法析理,167件放棄訴訟,實際遞交訴狀289件,再經訴前分流人民調解和法庭自行訴前調解小計139件,實際立案僅153件,接待來訴與實際立案比僅為33.6%,來訴訴前化解率逾六成。深度參與基層治理與服務鄉村振興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表揚和肯定,三個鄉鎮主要領導經常到法庭聯系工作、解決困難,黃龍鎮黨委政府今年投資20萬元為法庭援建黨建活動室(展廳)。
“1238”打造“一庭一品”
黃龍法庭今年初制定了“1238一庭一品”方案,即:一個目標,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黃龍版;二項重點,審判績效排前列,嵌入式參與地方經濟發展,精準發力鄉村振興、共同締造、基層治理、生態保護;三個亮點,法庭建設創一流,訴源治理爭第一,共同締造干惟一;八項舉措,案件績效居第一方陣、爭取黃龍鎮黨委政府援建法庭黨建活動室(展廳)、能力作風年創優、創建法庭一碼通方便群眾訴訟、訴源治理雙降20%、開辦法治夜校村社點單法庭答卷、為32個涉農專業合作社提供法治體檢和知識產權保護、聯席巡查堵河犟河和庫區。
該庭年初制定《服務鄉鎮振興十條舉措》送轄區鄉鎮黨委并清單式推進落實,涵蓋服務鄉村產業、維護農民權益、深度融入社會治理、參與矛盾多元解紛、指導創建無訟村居、助推鄉村文明、強化生態保護、開辟農合綠色通道、推行下沉式工作法、守護脫貧攻堅成果等。同時,還制定了法庭黨建引領、廉潔從審、法治夜校、走村聯戶、住庭制度等,助推該庭建設規范化、現代化。
嵌入式深度參與基層治理
積極主動參與鄉鎮黨委政府“綜治中心+法庭+派出所+調解工作室+N”矛調中心多元解分機制。今年開始每季度制作《審判數據分析與社會治理》送三個鄉鎮黨委,輪流參加轄區鄉鎮每周一“書記大接訪”、政法綜治例會,為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律建議和意見77件。今年5月,柏林鎮某村一起勞務糾紛錯起訴為勞動爭議,歷經兩審終審仍未實質化解并信訪,法庭在鎮綜治例會上給出化解指導意見,并兩次赴村指導,該信訪矛盾得到實質性化解。
黨建引領看行動。法庭黨員主動到駐地柏林社區報到,成為社區“大黨委”組成單位,開展“五亮五共”活動5場次,重點指導該社區依法妥善處理市棉紡廠破產清算后歷史遺留問題。法庭與全國民主法治村雙豐村聯合舉辦支部主題活動,指導全國文明村回龍村等6個村創建無訟村。
開辦法治夜校。該庭轄區共有32個村,僅2023年就赴23個村開辦法治夜校。法庭實行“村(社)點單、法庭答卷”,提前走村或電話了解各村多發型矛盾糾紛類型,比如有的村反映小產權房糾紛多發,有的村反映有來百姓在基本農田上種樹和花卉,有的反映婚姻家庭糾紛較多,有的反映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多發,法庭均提前準備法律、政策、鄉規民約和相應典型案例赴村(社區)宣講,為此,該庭法官、助理每周晚上住庭2-3天,特別是夏天傍晚赴村參加庭院會,既不影響農民勞作又涼快,受到基層廣泛歡迎。
訴源治理“三板斧”砍掉六成來訴
得益于轄區黨委政府平安建設政通人和,黃龍法庭訴源治理上成績斐然,在疫情后該院2023年案件上升20%大前提下,該庭三板斧實現了案件同比下降20%、訴訟立案僅為來訴三分之一。
一是對來庭打算訴訟幫助其分析利弊、社會效果、訴訟成本、最佳解分方式,當事人主動放棄訴訟167件。如涉南水北調拖欠房屋安置差價140件中,打算起訴108件,經分析利弊后放棄訴訟,選擇訴外解分。戶籍已外遷到某街道居住八年多的十余戶村民因歷史遺留問題多次到庭要求起訴享受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待遇,經反復宣傳法律后收回訴狀。黃龍法庭只有1審1助1書,工勤人員趙師傅及法警在干好本職工作之余,利用本地人頭熟的優勢,積極加入法庭窗口接待,二人在窗口訴前調解成功累計40余案,為法庭訴源治理錦上添花。
二是對來訪來訴矛盾糾紛,不急于接受訴狀或立案,根據難易程度,或打電話通知涉村(居)委會領回先行調處,如有不懂法律可以咨詢法官或助理;對于判斷村(居)可能無法調解的,分流轄區鄉鎮綜治中心、兩個比較有名的調解工作室訴前調解。以上分流的,法庭明確司法確認、訴訟托底,打消分流執行風險或調解不了的顧慮。基于平安建設考核機制,村(居)、鄉鎮對于法庭分流案件態度積極,落實有力,調解成功率也比較高。3月6日,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趙文革到黃龍法庭調研時,巧遇該庭在法庭指導1件來訴180萬元工傷賠償金分配糾紛成功訴前調解并司法確認。
三是法庭自行審前調解化解糾紛。對一些未分流或退回即將訴訟案件,法庭自行審前訴外調解。對一些離婚勸和、家長里短現場調處、小額民間借貸能夠當場調解兌現或不影響后續權利的,不再立案,不作訴訟調撤,而是作為訴源治理非訴檔案處理。2023年,黃龍法庭以此訴前實質性化解糾紛69件。另外,判后答疑打消當事人主動放棄上訴,同樣節約了司法資源。
今年5月,該庭審結1件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爭議大、專業性強、司法鑒定結論只有大致范圍,依靠法官自由裁量權判決,把釋法析理、判后答疑做到極致,雙方都在最后一天提交上訴狀(實際上是觀察對方是否上訴,明確說是對抗性上訴),經法庭釋法后又都收回上訴狀,節約了二審司法資源;3件數百上千萬的經濟合同糾紛,法庭審前引導以非訴方式和解。
涉家涉農糾紛調處問計于民
黃龍法庭對家長里短、涉農糾紛,勤下村居盡可能到案發地上門做法律和思想宣傳工作,典型案件就地巡回審理7件,事實證明凡是勤下村居的糾紛,90%以上都調解成功。比如有3件小學生之間侵權、教育責任、隱私權糾紛,報警高達近百次,如此尖銳矛盾在法官冒雨上門家訪中化解;對一些支付或賠償標準爭議較大的,到村居黨支部、村(居)委會召集黨員群眾代表共商甚至表決,將結果作為調解或判決依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對典型案件到案發地巡回審判,審理一件教育一片。

巡回法庭。 通訊員供圖
今年來,該庭采用上述工作法,成功調解家事和涉農訴訟73件,訴前成功調處24件,指導人民調解組織調處糾紛170余件。特別是4件矛盾極為復雜的贍養糾紛,均在巡回審理和村支部(委會)、黨員群眾代表見證中全部調解、全部當庭履行。
兩次見證黃龍法庭巡回審理的湖北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余盛林在今年10月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代表培訓班交流發言中對黃龍法庭提出表揚“黃龍法庭踐行群眾路線,親見法庭到村兩委與黨員群眾代表共商案件調處意見,是省委共同締造的基層生動實踐,契合鄉村振興、四下基層要求,服務了百姓生活和鄉村文明,法院解決矛盾糾紛公正高效”。
黃龍法庭深入開展訴源治理強基工作,以止訟、息訟、少訟為目標,助推矛盾糾紛就地化解,“閉環”止爭在“最后一公里”,讓“楓橋經驗”在東風故里、幸福張灣賡續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