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葉相成、陳星波、朱旖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大壩所在地、核心水源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戰略水資源保護區,多年來始終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把守水護水作為“天大的事”,著力構筑系統化、體系化的保水護水立體防控網,當好忠誠“守井人”,丹江口水庫水質常年保持或優于Ⅱ類標準。
2014年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已累計向北方調水超590億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線8500萬人口,南水已成為首都北京的主力水源。
緊盯三個環節 織密水質監管天羅地網
“禁止區域,盡快離開……”日前,筆者走近丹江口市胡家嶺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站大門,一陣廣播警告聲瞬間響起。丹江口庫區建設水質監測站防入侵監控系統,旨在嚴防人為干擾環境質量監測。
今年,丹江口市依托數字孿生流域體系,整合全市各類水質監管系統,建立水質安全智慧監測系統,形成水庫水質監測、重點企業監管、環庫岸線監控、水上執法隊伍監管、水質監測站防入侵監控、陸地巡護隊伍監管、環庫公路危化車輛監控等“七大功能”,加快全流程、各環節實現水質保護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預警型轉變。
他們通過AI算法對進入環庫岸線人畜和非法垂釣等行為閃紅燈預警;對進入環庫公路的重點車輛、危化品車輛,在屏幕上全程閃紅燈預警;對全市31個重點企業(7個垃圾填埋場、16個污水處理廠和8家重點企業)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通過比對企業污水處理設備入水口流量、出水口流量、電量等數據,全時段監控企業治污設備運行情況,對異常情況第一時間閃紅燈預警。
他們綜合運用衛星成像、遙感技術,通過水體組分光譜特征獲取污染物質和水質參數信息,對總氮、總磷、高錳酸鹽、pH值等以“藍黃紅”色標注出態勢圖譜,科學研判發展趨勢。堅持“突出抓”而不“突擊抓”,從每一段支溝、每一條管網、每一家企業入手,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掌握存在的涉水風險,確保第一時間妥善處置。
對監管大廳推送、群眾反映和領導交辦的各類問題,丹江口市圍繞部門一起抓、一把手親自抓、一線迅速抓,通過智能事件處置系統實時上報、分辦、處置、督辦,打通事件處置全流程。進入系統的各環節限時辦結,超過辦理時限,自動進入督辦狀態,并對督辦事件進行倒計時,確保處置力度和辦理成效,讓水質安全可感、可視、可控、可治。
突出三項關鍵 構筑污染防控銅墻鐵壁
丹江口的特殊敏感地位決定了這里的每一個“污染點”都處于放大器、顯微鏡的關注之下,特別是境內12.138 平方千米消落區(水庫最低水位為160m)和425個入庫排污口,是影響水質持續穩定達標、逐年向優向好的直接變量。
為此,丹江口市對庫岸線實施物理隔離,建成庫周生態隔離帶10.7萬畝,科學管控岸線空間,推進增綠、返璞、留白,確保岸邊無垂釣、灘涂無耕種、坡地無放牧、水邊無養殖,讓一庫碧水、兩岸青山美景永存。目前已啟動建設點位116個、庫岸線70.4公里。在水庫監測站建立防入侵監控系統,在監測站上游1100米、下游300米范圍部署33套電子圍欄,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入侵行為并通過現場喊話主動驅離,堅決防止人為活動干擾水質監測斷面數據。
制定“一口一策”排查整治方案,對入庫排污口開展排查、監測、溯源和閉環治理,確保“治標”,堅持“治本”,防止“運動式”整治,讓每一個銷號都經得起檢驗。堅持治污先治源,統籌城鎮生活、工業企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污水收集處理補短板,實施管網更新、雨污分流、混錯接改造51.35公里(城區水質提升工程),完成14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尾水全部達到一級A以上排放標準,城區生活污水收集率達到90%、鄉鎮生活污水收集率達到80%,堅決不讓一滴污水直排入庫。針對部分河流水質波動問題,積極開展水質提升攻堅行動,建設藻類智能檢測與綜合數據管理平臺,購買藍藻打撈干化一體船,同步投放生態魚實施生物控藻,持續提升入庫河流水華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控能力。
劃定占丹江口市總面積59.4%的生態保護紅線,實施全域綠化造林,開展精準滅荒、石漠化治理、裸露山體生態修復等工程,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5.7%。強化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投資2.15億元啟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已投產并網發電,城鄉生活垃圾由無害化填埋向焚燒發電順利轉型,全方位全鏈條構建“生態屏障”,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建強三支隊伍 打好保水護水人民戰爭
“我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守井人’,我鄭重宣誓:勇擔政治使命,扛牢政治責任,忠誠守水事業,當好護水衛士,為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而努力奮斗!”7月15日,丹江口市“小水滴”守水志愿服務總隊成立,400余名志愿者在丹江口環庫公路“碧水連天”觀景臺,面向丹江口水庫發出鏗鏘有力的誓言。
今年以來,丹江口市堅持把保水護水擺在突出位置,組織發動全市40余萬群眾爭做忠誠“守井人”,營造全社會愛水節水護水的濃厚氛圍。
丹江口市實行“河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聯動機制,組建庫區綜合執法大隊,下轄7個中隊分別負責庫區7個防區;組建陸上水質保護綜合巡護大隊,負責庫岸線以上企業、單位及人員活動排污情況的巡查管護;組建生態環境警察大隊,形成了水陸空全覆蓋巡查執法網絡,實現行政執法與檢察監督有機銜接。
丹江口市將每月13日定為守水護水日,在各類守水護水隊伍中廣泛建立功能型黨組織,成立銀齡、紅領巾、巾幗等各類“小水滴”守水護水志愿服務組織335個,7000余名黨員干部分片分段包保2313.2公里庫岸線,激發群眾呵護生態環境的主人翁意識和積極參與守水護水工作的主動性。制定《市民守水護水行為規范》,明確“守井人”十條職責,引導群眾參與庫面清漂、環境監督等,共同締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丹江口市深入開展守水護水“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農村)、進企業”活動,對重點工業企業、排污監管單位負責人開展生態環保法律法規培訓,已組建宣講隊伍320支600多人,累計開展宣傳宣講1000余場次。組織“南水潤北方尋源丹江口”“暑期第一課”研學旅行活動、北京水利專家十堰行活動,邀請北京民間環保組織來堰開展“南水北調水源地之行”,推動京堰共同當好“守井人”,著力打造生態環保典范城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