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小慧、明華)筆者12月8日從十堰市張灣區獲悉,近年來,該區紅衛街道聚焦關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一課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家長學校、未成年人活動室等陣地,聯合轄區企業、學校、社會公益組織,建立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
陣地共用,發揮護航“大作用”
截至目前,張灣區紅衛街道均建有專屬未成年人活動室11處。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1處,家長學校11處。打造了界牌社區東汽四中巷未成年人法治文化長廊,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案例、格言、漫畫等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未成年人保護等知識。打造了動力新村社區“馬燈精神教育館”,讓青少年在老物件的展示以及“二汽”老一輩人艱苦創業歷程的講述、回顧中,傳承老一輩創業者留下的“馬燈精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了石橋村“紅色繪本館”,通過革命歷史題材的連環畫,向未成年人開展紅色課堂,讓孩子更深入的學習長征故事,領悟長征精神。在家和苑社區建設未成年人檢察社會工作站,針對家長和未成年人開展社區保護和社區教育培訓,全面搭建社區未成年人服務平臺,建立建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通訊員供圖
資源共享,打造“家校社”服務品牌
近年來,紅衛街道整合社會公益組織、企業、學校等資源,全力打造“紅衛紅”志愿服務品牌。周家溝社區“愛心紅”志愿服務隊聯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來自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物理學院、工程科技學院、藝術學院的大學生,由他們傳授國學、科技、數學、英語、書法、繪畫等知識,將所學專業知識進行轉化,為轄區小學生生動演繹發電原理、凸透鏡成像、光的折射等科學現象并傳播科學知識。家和苑“萬家紅”志愿服務隊攜手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益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溫暖365義工協會三家社會組織,開展學業幫扶、心理咨詢、興趣培養、生活救助、家愛教育及一對一個案服務等,使困境、留守兒童得到專業性、多樣性、綜合性的服務。袁家溝社區“向陽紅”志愿服務隊通過開展“周末課堂”“七彩假期”等志愿服務項目,為困境兒童提供課業輔導、興趣培養、心理輔導、實踐探索等暖心志愿活動,呵護“社區天使”健康成長。依托各社區搭建志愿者實踐平臺,開展綠色低碳、垃圾分類、文明出行、護水護河、助老扶老等志愿服務活動,豐富和服務未成年人成長。

開展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活動。 通訊員供圖
活動共聯,志愿服務浸潤童心
紅衛街道地處城鄉結合部,轄區共有2所中學、6所小學,有大量的務工家庭和留守兒童。為解決轄區未成年人課余和暑期“托管難”問題,紅衛街道各村社區開展符合實際的志愿服務活動。周家溝社區、界牌社區聯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連續兩年暑假開展公益性“愛心暑期夏令營”活動,既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心頭之憂也免掉了困難家庭和農民工家庭的后顧之憂。除了數學、語文、英語、寫作、閱讀等常規的預習功課、輔導作業等課程外,還特別設置了豐富多彩的多元化課程,受到青少年追捧和家長一致好評。石橋村聯合區婦聯開展“紅色愛心暑托班”,教育未成年人銘記長征故事,傳承紅色精神,還因地制宜,設置“下田研學”課程,不僅豐富孩子的暑期生活,更為助力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張灣區紅衛街道“紅衛紅”志愿服務隊,秉承著“人人都是志愿者 天天都是服務日”的活動宗旨,在中華傳統節日、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期間,在轄區廣泛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法治宣傳進課堂、暑期夏令營、周末小課堂、家風家訓我來講等各類特色活動,積極探索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社區“共管共建”的協同育人體系,構建“家校社”融合圈,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