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舒龍西、李鎮海)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純調水區,也是秦巴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區,森林在涵養水源、保護水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直以來,十堰森林資源總量大,防火任務艱巨,火災隱患較大,防火設施和防火能力不足。十堰市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探索建立“三包三查十到位”工作機制,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森林防火形勢逐年向好,為水源區生態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包”擰緊防火責任“總開關”
壓實壓細防火責任是做好防火工作的第一道關。十堰借助“林長制”東風,建立四級林長制體系和“一長三員”“巡林十看”制度,在行政轄區和重點林區設林長5405人,在重點生態功能區設置9個生態警務室。壓實領導責任、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建立完善領導包片、包山、包點的“三包”工作機制,真正把防火責任延伸到社區、村組、企業。自2022年以來,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累計巡林14萬多次,解決實際問題2000余個,爭取國家、省森林防火經費1.5億元。
“三關”扭住火源管控“牛鼻子”
抓關鍵時期,建立野外違規用火舉報獎勵機制,在元旦、春節、清明、五一、十一等關鍵時段,全員上陣,加大進山入林人員排查力度,收繳火源,告知野外用火相關規定。抓住關鍵部位,把農村、景區、林地周邊、林農交界處作為主陣地,把林下可燃物堆積、燒地邊、燒火糞、祭祀燒紙放鞭、吸煙野炊、施工用火和4500個集中連片墳場等作為火源管控重點,先后對各縣市區176個鄉鎮、1397個村(居委會)、14個森林公園、32個國有林場、127家木材加工企業進行重點督辦檢查,對城區45家新注冊涉林企業進行專題會議宣講督辦。
“三查”攻克火災隱患“硬骨頭”
加強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是減少森林火災的重要措施。深入排查,深入開展重大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開展聯合督查暗訪9次273人次,通報、整改森林火災隱患329個。全面巡查,探索“巡山頭、守林頭、看墳頭、盯人頭、查路頭”五控法,推廣使用掌上森防、防火碼,選聘15100名生態護林員開展巡山護林,購買第三方服務,初步形成“高空有衛星、低空有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山上有監控(高空云臺)、路口有探頭、林中有巡護、應急有隊伍”的森林防火管控體系。嚴格追查,對重大隱患應發現未發現、應整改未整改的,實行掛牌督辦。先后對2個縣市區下發督辦函13次,對57個重點防火鄉鎮物資準備不足、預案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發放提醒函49次,切實消除安全隱患。
“十到位”織密群防群控“防護網”
強化基礎抓保障,完成鄂西北森林重點火險綜合治理三期項目,積極申報林業領域增發國債項目,加快建設防火智慧調度平臺,視頻前端監控覆蓋面提升3.12%,以水滅火固定式取水點新增107處。強化市縣鄉三級森林防火演練,防火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強化聯控保安全,與安康、商洛、南陽、襄陽、神農架、巫溪等毗鄰區建立聯防聯控。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應急值守。與武當山航空護林站開展聯合巡護7次,演練3次。強化宣傳聚合力,持續推進防火宣傳“五進”活動,懸掛防火宣傳橫幅4.3萬幅、張貼防火禁令3.2萬余份、出動宣傳車8369臺次、移動小喇叭7.1萬次;新媒體轉發防滅火動態480萬條、村村通廣播累計播放時長13.5萬小時,發送短信提醒132萬條,形成濃厚森林防火氛圍。
森林防火是項系統、長遠工程,領導重視是關鍵,責任明確是前提,健全機制是保障,措施得力是根本。十堰通過落實“三包”“三關”“三查”機制,切實做到森林防火“十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排查到位、管控到位、投入到位、設備到位、看護到位、預案到位、宣傳到位、培訓到位),森林火災逐年下降,生態步入良性循環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達標、逐年向優向好,常年保持或優于Ⅱ類標準,累計為北方送水超580億立方米,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夯實了堅實基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