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程勇、曹鈺)龍年春節前夕,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品牌城市推介會上,丹江口市被正式授予“中國水都”稱號,并入選全國縣級市品牌百強榜第45名。這是丹江口市近年來充分發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中國好水”品牌效應,著力將“生態水”轉化為“財富水”,奮力打造“中國水都”的結果。
“保水北送”做好水衛士。聚焦庫區水質安全,增強守水護水能力,整合工作力量,成立丹江口水庫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核定編制30人,負責指揮調度全市守水護水工作,實行“河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協作聯動機制,實現行政執法、檢察監督有機銜接,全力守護“綠水青山”。應用衛星遙感、大數據等現代化科技手段,搭建水質安全保障監管平臺、調度平臺、監督平臺,建成“空、天、地、水”多維度在線處置智慧監管系統。在庫岸布局233個高清視頻監控點位,實現73萬畝庫面、2443公里的庫岸線全覆蓋,違法行為24小時智能預警,實現“人防+技防”與“動態巡護+靜態監控”相結合,有效破解監管盲區難題。建成48個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項目,累計完成綜合治理小流域59條,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54.5平方公里,全面補齊護水短板,確保“一庫凈水永續北送”。
“點水成金”做壯水工業。發揮“中國好水”品牌優勢,緊緊圍繞水資源加工利用全產業鏈招大引強,不斷推進水資源產業向綠色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升級發展綠色食品飲料產業,聚力打造知名水企聚集地,先后成功簽約引進華潤怡寶天然飲用水生產基地項目、燕京啤酒產業園項目、馬迭爾精釀啤酒等綠色食品飲料類相關企業15家。農夫山泉等頭部飲料企業先后在丹江口市投資興建4家工廠,北京一輕食品(丹江口)產業園、本土水品牌“武當山水”飲料建成投產。培育發展低溫水產業,利用水庫底層冷水資源優勢,建設湖北省首個水冷大數據中心項目武當云谷大數據中心,每年可節約用電量8000萬千瓦時,目前項目二期正加快推進。2023年全市水經濟相關產業實現產值140.1億元,入庫稅收8.5億元。
“以水惠農”做強水農業。圍繞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柑桔、茶葉、雪茄煙等三大農業支柱產業,支持各鎮村發展具有本地比較優勢的水果、藥材、油料、優質糧食等種植業和以流水養魚為主的養殖業,基本形成了“山上經濟林、陸地流水魚、庫周武當桔”的產業格局,打響以“源頭”“丹江”“武當”“水都”為核心的特色品牌20余個,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39個。擁有“武當蜜桔”“武當道茶”“丹江口翹嘴鲌”“金樁堰貢米”等國家地標產品8個。主動落實“長江十年禁漁”,積極謀劃漁業轉型發展,大力推廣以圓錐桶模式為代表的設施漁業,開啟陸地工廠流水養魚模式,創新“漁菜共生”“漁桔共生”等“漁業+”模式,帶動545戶養殖戶成功轉型,全年產量超過4萬噸,產值達12億元以上。
“借水為景”做優水旅游。發揮丹江口市“一江好水”優勢,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化、全域景點化”建設,通過項目建設打造全域景點,打出集“娛樂、飲食、文化”為一體的重磅“組合拳”,擦亮旅游“水”品牌。以漢江為軸、庫區為核,大力發展環庫旅游,環繞丹江口水庫先后建成滄浪海旅游港、丹江口大壩、均州八景、太極峽、千島畫廊等11個3A級以上景區,創建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圍繞“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主題旅游品牌做文章,“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丹江口大壩”等景點通過外交部向全球特別推介。以丹江口大壩、南水北調紀念園為代表“南水北調·活水之源”精品線路成功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全市2023年接待游客1957.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9.7億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