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朱平、張均)筆者3月18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竹溪縣稅務局獲悉,該局深入茶山,走進茶園,針對茶葉企業生產經營和涉稅難點、痛點、堵點因戶施策,“一對一”精準服務,助力企業發展。
竹溪縣位于鄂、陜、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具有得天獨厚的茶葉生長環境。傳統的竹溪茶葉卻長期處于低效開發狀態,全年采摘時間不到3個月,且茶農采摘的多是精選嫩芽葉,制成高檔茶葉,茶樹大葉則是任其掉落沒有任何經濟價值。
“我們學習引進了宜昌國山茶業大茶加工技術,帶動茶農轉變過去只采春茶名優茶的生產模式,夏秋季節收購大葉、‘老腳片’(竹溪俗稱)進行加工銷售,實行常年采茶、老嫩皆采的新模式。”湖北四點靈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兆武說,公司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茶農”的發展模式,通過統一茶葉種植規范,定點茶青收購、互助式合作生產等方式和全縣15個鄉鎮、竹山縣、平利縣茶園建立互利合作關系,長期收購大葉茶。
該公司投資建設了3000平方米的標準化茶葉生產車間,資金周轉壓力也隨之增大。“是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為我們解了圍。去年,稅務干部輔導我們申報享受農產品核定扣除政策,公司享受了增值稅留抵退稅20.9萬元,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公司財務負責人明漢榮說。
竹溪縣將茶葉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大力培育,全縣茶葉基地面積達到31萬畝,年產鮮葉8900噸,全縣310個村有290個村種植茶葉,茶葉種植加工企業達162家,10萬農民在茶葉產業鏈上穩就業、忙增收。
“清明前后,采一芽一葉鮮茶,夏秋季節,采摘大葉茶,平均每天也能掙個300元。”茶農王觀清說,每年還有稅務干部帶著稅惠大禮包上茶山、進茶園,宣傳最新稅費優惠政策、輔導我們網上開票,免了我們辦稅后顧之憂。
從茶葉到茶業,國家稅務總局竹溪縣稅務局組建了助農專業化團隊,依托稅收大數據,聚焦茶葉產業涉稅(費)需求,用有力度的政策、有溫度的服務幫助茶企、茶農紓困解難,鋪就“點綠成金”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