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鄖陽區南化塘鎮黃柿坪村。通訊員供圖

老年公寓內部環境。通訊員供圖

媒體記者采訪入住老人。通訊員供圖

留守兒童“四點半”學堂。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張世鑫 通訊員 劉晨鑫、李淵)4月15日,由十堰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十堰市鄉村建設“六件事”實地主題采訪活動正式啟動。省、市各級媒體組成的采訪團,來到鄖陽區南化塘鎮黃柿坪村,詳細了解該地在鄉村建設“六件事”中取得的工作成效、經驗做法。
近年來,為有效促進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題,健全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提升農村老年人物質和精神生活質量,鄖陽區以南化塘鎮黃柿坪村為試點,堅持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強化養老照料中心建設,豐富互助服務內容,提高養老服務質量,促進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深度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工作提質增效。
據了解,鄖陽區南化塘鎮黃柿坪村由原黃柿坪鄉改為村,常住人口1700余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約占23.5%,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比例大,僅留守老人家庭就有80余戶。
據村支部書記湯萬才介紹:“我們通過逐戶走訪征求群眾意見、多次組織黨員群眾代表討論研究,最終決定采取村級主導、社會參與的互助養老服務模式,通過整合利用村級活動中心、閑置集體房屋和農舍等資源建設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中心,運營管理服務機制圍繞老人需求設計,引導村鄉賢、公益性崗位工作者、志愿者等社會群體力量開展互動、提供服務的方式參與村級互助養老。”
據了解,該村按照部門支持、村級主體、社會參與的模式籌措建設資金,引導各方力量參與共建村級養老服務中心。一方面民政部門項目資金全力支持黃柿坪村開展互助養老模式,將其納入提升改造項目范疇,目前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0余萬元,每年另給予3-5萬運營補貼。另一方面突出村級主體作用。村“兩委”主動將閑置房屋、倉庫等用于養老事業,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集體籌措解決部分改造資金難題,吸納部分村民組建施工隊,改造基礎設施,通過投工投勞提升群眾參與感、責任感、獲得感。此外,該村還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動員本地多家愛心企業參與養老中心建設,開展各類助老敬老活動。
據介紹,該村積極倡導低齡老人與高齡老人互助養老,制定提供服務積分獎勵、積分兌換物品等制度。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年齡層次、興趣特長、性格脾氣等科學分組搭配,倡導老人互幫互助,每一項助老服務都規定明細分數,完成服務后獲得相應積分,村兩委每季度公示積分,積分可兌換物品或現金。
該村還堅持多方共評和拓展共享,在提升服務質效同時擴大成果覆蓋面。成立由老人、親屬、村民、村干部等各方代表組成的互助養老理事會,定期收集互助養老意見建議,召開議事會,討論存在問題并推進工作改進,公示問題整改情況接受群眾監督;選樹典型、示范引領,評選愛老、敬老互助模范,選樹“熱心老人”“互助使者”等先進典型,在公示欄張貼先進事跡,營造熱心互助良好氛圍。
記者在現場還看到,該村在老年互助中心的基礎上擴充功能,增設安幼中心,利用閑置的活動室設立留守兒童“四點半”學堂和兒童活動室,向留守兒童提供生活照料、學習輔導、安全監護等服務。擴充老年人互助中心功能,互助食堂變幸福食堂,支付成本費用即可用餐。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在安幼養老中心得到全方位照料。
目前鄖陽區正在進一步總結試點經驗,以點帶面,逐步完善推廣南化塘鎮黃柿坪村安幼養老服務中心模式,著力打造服務更有溫度、覆蓋更有廣度、保障更有力度的養老服務體系,走出一條“互助養老”新路子,繪就群眾幸福生活“福壽圖”,促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