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瑋)筆者4月23日獲悉,近年來,十堰市逐步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將“信用十堰”建設融入經濟發展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過程,夯實高質量發展信用基石,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城市信用水平大幅提升。日前,國家發改委“信用中國”發布2024年第一期(2024年2月)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十堰市指數達87.91分,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排名第64,創四年來新高,位居全省第一。
強化統籌協調 聯動“聚合力”。深入貫徹國家和省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工作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建立縱向聯動、橫向聯通、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印發《社會信用示范區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將信用指標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平安建設、法治建設考核體系,各級各部門明確目標、聚焦重點、緊盯問題,統籌協調抓好落實,為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奠定基礎。
強化數據歸集 練好“基本功”。始終將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作為信用十堰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加快完善“一網三庫一平臺”建設,累計歸集行政管理、司法裁決、守信失信、信用承諾、水電燃氣、科技研發、不動產等各類信用數據1.55億條,為各部門依法行政、差異化監管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強化政務誠信 抓住“關鍵點”。將政務誠信建設作為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印發《政府誠信引領實施方案》,實施府院聯動,建立政務“涉訴”協調機制,開展政府履約專項整治行動,發揮政府誠信對全市信用建設表率和引領作用,堅決整治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政策不兌現等行為,切實保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維護政府公信力。
強化重點領域 打好“組合拳”。開展嚴重失信主體清理行動,全市兩級法院近12個月共清理退出嚴重失信名單企業1268家,退出比例全國排名第2位,通過重塑信用掃清企業發展障礙。全面提升“信易貸”服務質效,加大對守信主體的融資支持力度,引導10萬家企業、21家金融機構入駐“信易貸”平臺,發布金融產品177款,申請貸款2.2萬筆,授信額度135.8億元,放貸金額93.55億元,為企業發展注入“信動力”。加強信用監管,在全市推廣應用六類信用承諾,向省平臺共享企業信用承諾及踐諾信息66萬條,在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醫療等40個領域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全覆蓋,根據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實施差別化監管措施。開展水電氣等特定信用信息專項歸集,在全省率先滿分完成歸集任務。開展全市高頻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對全市近3年內受到5次以上行政處罰,且相關失信行為尚未完全糾正、失信信息仍在公示的市場主體,進行專項治理,實現清零目標。
強化信用應用,深化“信易+”。大力推進信用創新,相繼開展94個應用場景,應用場景已涵蓋融資服務、行業監管、基層治理、誠信宣傳等領域,讓守信者降成本,讓失信者付代價,推動信用經濟健康發展。根治欠薪“15333”勞動保障誠信等級動態評價根治欠薪機制,“信用+兩山轉化”,引來“金融活水”綠水青山“流金淌銀”,獲評第五屆“新華信用杯”全國優秀信用案例;“丹江口市稅務局推行告知承諾制為納稅人快捷辦理契稅申報繳納業務”被評選為司法部“全國減證便民十大優秀案例”。全市6個縣(市、區)連續18年榮獲“湖北省金融信用縣(區)”稱號;2023年十堰市“信用+醫療”“信用+基層治理”“信用+招投標”等15個案例獲評省級優秀,入選數量位居全省前列,真正實現信用惠民便企。
下一步,十堰市將圍繞“補短板、強基礎、求創新、重應用”的工作思路,持續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信用十堰品牌,全面提升信用綜合水平,全力爭創第五批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信”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