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瑋)筆者4月26日獲悉,2023年以來,十堰市發改委、十堰市法院將信用體系建設和執行工作有機結合,聯合開展嚴重失信主體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在豐富執行手段、強化信用懲戒等方面下硬功夫,探索建立三項制度,取得良好成效。全市一年來共清理退出嚴重失信名單企業1268家,退出比例排名居全省第1、全國第2位,通過重塑信用掃清企業發展障礙。
建立失信書面告知制度
為了體現寬嚴相濟的原則導向和正面激勵的價值遵循,各縣市區信用建設牽頭部門會同各地法院,對現存的失信企業名單逐一核查,區分可退出、可幫扶和嚴懲戒三類情形,提示被執行人注重維護自身信用,告知嚴重失信后果及失信聯合懲戒措施。
建立“修復+懲戒”雙向信用督促機制
對有積極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行為或主動糾正失信行為的被執行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指導幫助其進行信用修復,尤其是,對近年因受疫情影響暫不具備履行能力的“誠實而不幸”的被執行市場主體,積極協調并爭取申請執行人的諒解,以“放水養魚”方式換取企業生存空間,幫助企業在招投標、融資貸款等方面得以“輕裝上陣”。同時強化聯合懲戒,各級財政、經信、生態環境等行業監管部門,嚴格執行信用核查、信用懲戒有關規定,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依法依規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失信懲戒。
探索信用寬限制度
對于符合失信懲戒條件的被執行企業酌情給予信用寬限期,以靈活執行實質化解債務,幫助其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提高執行效果的同時降低市場風險。對符合破產條件的被執行企業依法推進執行轉破產,符合破產重整條件的首先啟動破產重整程序,對于進入破產重整、和解的企業依法依規進行信用修復。
下一步,十堰市將繼續堅持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三張清單同步運用,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建立失信治理長效機制,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積極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